蘇教版九年級政治第11課 胸懷全球 迎接挑戰教學設計
(二)學生的需要 九年級學生對國內外時政消息比較關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課前通過多種途徑搜集相關資料,了解相關信息,既可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參與教學,同時又能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判斷資料和信息的能力,符合學生成長的需要。三、教育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識記:和平與發展的關系理解:和平與穩定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前提,維護世界和平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以及和諧世界理念。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掌握搜集、處理、運用社會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使學生在對實際問題的探討中學會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本課的內容,深刻感受到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認識和平環境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從而更珍惜今天相對和平環境,增強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為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學習,打好基礎。四、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讓學生感受、體驗戰爭的痛苦與和平的幸福,培養學生反對戰 爭,熱愛、維護和平的人文精神與情感。教學難點:和平與發展的關系五、總體設計理念和基本思路:新課標明確指出:“時事政策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內容的重要補充。思想品德課緊密結合時事內容進行教學,注意切合思想品德課程特點及九年級學生實際,運用實踐中已見成效的體驗式教學模式;堅持以活動為載體、問題為主線整合學習內容,展開學習過程。而此課《心憂天下向往和平》內容比較抽象,如何將思維中的抽象還原為思維中的具體,使之從直接經驗中真正掌握知識?只有將課本的知識和社會的熱點問題、焦點問題或學生的普遍關注的問題結合起來,把大社會引入小課堂,把課本的抽象內容還原為具體生動的現實生活,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為此本節課結合時政熱點,設計五個教學個環節:1.欣賞歌曲2.歷史再現;3.自由辯論;4.現實探究;5.漫畫欣賞。總之引導學生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開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感受、體驗戰爭的痛苦與和平的幸福,培養學生反對戰 爭,熱愛、維護和平的人文精神與情感是本課的基本思路。六、基本教學過程:【導入】:1. 欣賞歌曲:首先讓我們來欣賞一首歌曲《世界和平》,請大家注意聽,并思考歌曲表達了怎樣的內容和情感,給你怎樣的感覺?
迷人的春光融化冷戰的冰霜
對話的笑聲淹沒對抗的炮聲
歡樂的篝火熄滅昔日的烽火
和平的綠裝覆蓋大地的洪荒
嚴密的封鎖綻開心靈的門窗
戰爭的血紅渴望和平的綠裝
親人的團聚勝過萬金的家書
飛翔的鴿子銜來友好的陽光
和平的鴿子銜來綠色的橄欖枝
和諧的家園譜寫友誼的交響詩
和平之歌唱響五洲四海
和平之花開遍海角天涯
【學生回答】:(略)
教師可從以下幾點幫助學生分析:
① 歌曲的每一處用詞造句都是那么凝練、精致,迅速進入美的意境,讓人聽后如醉如癡。其實仔細品味,歌詞中的“冷戰”、“對抗”都是我們中學課本中的詞匯,詞作家將它們在歌詞中賦予了新的內涵,“春光”、“笑聲”和“冰霜”、“炮聲”巧妙對比,讓人很容易體驗到一顆顆心靈在熱切呼喚。這是全世界六十億人民的共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