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
歡的一幅圖畫,并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幅畫。
2、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景的?
3、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說說寫得好在哪里?
學生討論明確這三個問題
三. 齊讀、自背、齊背、比賽背誦
四. 課堂小結
本詩從多種感官角度出發,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寫出夏忙后農閑的景象:農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閑、寫意,少了些艱難苦恨,多的是清凈、清甜。這是一個明媚、快樂的秋天,一個樂在其中的秋天。
五. 拓展延伸
比較閱讀:讀《秋景》,比較與《秋天》在內容、感情、語言等方面的相同之處。
六.布置作業
1. 寫自己的秋天。以“秋天”為題寫一首詩。
2. 摘抄以“秋”為內容的詩文,并做點評。
15 古代詩歌五首
教學目標
1. 了解詩詞有關知識。
2. 品味語言,體味詩詞意境。
3. 有感情地反復朗讀并熟練背誦。
4. 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體會意境,誦讀并背誦。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觀滄海〉、〈次北固山下〉、〈錢塘湖春行〉
教學設計
觀滄海 曹操
一. 導入新課
曹操,字盟德,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將自己宏偉的抱負、
闊大的胸襟融會到詩歌里,借著大海的形象表現出來,使這首詩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成為一篇流傳至今的優秀作品。
二.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并思考:
1. 全詩以哪個字展開來寫的?
2. 這首詩寫了幾層意思?哪些詩句是寫實的?哪些是想象的?
3. 詩中哪些詩句最能體現作者博大的胸懷?
學生交流學習,全班討論明確。
三. 研讀賞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詩句,詩人將自己這種昂揚奮發的精神融
會到詩里,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懷。
基調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王灣
一. 導入新課
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
此鄉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
二. 感知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思考下列問題:
1. 詩的四聯各寫了什么內容?四聯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2. 哪些詩句直接表達了思鄉之情?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確。
三. 研讀與賞析
學生自主探究想象“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選懸”是怎樣的情景。如
果你身臨其境,將會有怎樣的感受?
討論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