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
二. 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綠色蟈蟈外表有哪些特征?
2.作者主要寫了綠色蟈蟈的哪些習性?
學生自讀,小組討論發言,教師也可參與討論,并及時點撥指導。
三. 重點研讀,質疑問答,合作交流
[問題組]
1.你最喜歡哪個段落?為什么?
2.你最喜歡哪個詞語或句子?為什么?
四. 拓展延伸,應用反饋
請同學們靈活運用本文的寫作特點,說說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五. 課后練習
1. 讀法布爾的《昆蟲記》節選本。
2. 以自己熟悉喜愛的小動物為內容寫一篇短文。
19月亮上的足跡
教學目標
1. 速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類登月的知識。
3. 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速讀課文,了解人類登月的知識。
教學設計
一. 導入
用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入。
二. 速讀課文,感悟文章大意
要求學生速讀課文,了解文章內容。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并提出思考題,把握文章大意。
1. 自主學習
a. 快速默讀課文,并找出登月過程中表示時間的詞語。
b. 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c. 登月全過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d. 試將登月全過程畫一張示意圖,并簡要說明。
2. 合作探究
以上問題可以由小組討論完成,然后由小組代表發言。
三. 研讀欣賞,激發興趣,品味語言特色。
1. 宇航員從登月到返航經歷了多長時間?登月全過程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2. 宇航員登月后 做了哪幾件事?
3. 寫作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請舉例說明。
四. 拓展延伸,聯想和想象
1. 月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2. 科學家為什么要收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巖石呢?
3. 想象一下在登月過程中,宇航員會有什么感覺?
五. 總結
登月成功是人類的一大壯舉,是人類聰明智慧的結晶。愿大家努力學習,長大能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20山市
教學目標
1. 學習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2. 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
3. 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原理,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科學神。
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體會山市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聯想及想象能力。
教學設計
一.導入
由“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的詩句引入。
二.整體感知
教師引導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習文言文。
檢查預習,出示字詞,學生識記。
教師導讀,出示文言文閱讀方法
1. 通覽全文,了解全貌
①識記生字詞 ②斷清句層次
③ 朗讀按標點 ④難句標出來
2. 逐詞逐句,通懂詞語
①分析理解詞語 ②省略補出翻譯
③精讀分析理解 ④畫批圈點小結
三.自主學習
1. 在學法指導下,用多種方法讀。
2. 看注釋講內容,理解句子的含義。
3. 互相質疑,師點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