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五年級思品上冊教案2
(3)出示歌謠,幫助學生識圖。歌謠:第一大河是長江,發源于青海西南部。流過川、藏、滇,穿過渝、鄂、湘,贛、皖、蘇、滬要記住。全長六千三,注入東海水力富。
4.課堂練習。識圖:長江的流程。
5.探究活動。
(1)布置探究內容。由教師指地圖講:“和其他河流一樣,長江也分為上、中、下游三段。從源頭到湖北省的宜昌是長江的上游,從宜昌到江西省的湖口是長江的中游,從湖口到入海口是長江的下游。現在我們就從地圖上找一找:①長江的上游江段;②長江上游流經什么地形區;③長江上游地區的環境怎樣;④長江上游的水流狀況。”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查找地圖,進行探究。
(3)課堂討論。學生交流“探究長江上游狀況”的成果。學生借助中國地形圖或長江流域圖進行匯報,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其要點是:從源頭到湖北省的宜昌是長江的上游;長江上游流經我國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以及海拔2000米的云貴高原地區和四川盆地地區,分別屬于我國的第一級和第二級階梯地區;那里山高林密,江水奔流于峽谷之中;長江上游的江水清澈,是從高處向低處一路跌落下來的,所以江水湍急,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聞名于世的長江三峽就位于此河段,宏偉的三峽水利工程正在建設之中。重慶市是我國西南部重要的工業城市,鋼鐵、機械、汽車制造、紡織、食品等工業十分發達。
6.朗讀教科書第62~63頁的課文。
7.學生齊誦在語文課上學習過的李白的詩―――《早發白帝城》。
〖家庭作業〗
收集相關資料并從地圖上查找:①長江的中游、下游江段;②長江中游、下游流經什么地形區;③長江中游、下游地區的環境怎樣;④長江中游、下游的水流狀況;⑤長江中游、下游地區的建設成就。
第三單元 我們有同一個家
1 走進民族大家庭
〖教學目標〗
1.形成各民族間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團結友愛的情感和態度。
2.進一步提高識圖能力、收集資料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
3.知道我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擁有獨特、絢麗的民族文化,共同組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
〖教學準備〗
1.56個民族的完整目錄。
2.有關少數民族的資料,包括文字、圖片、實物等,以及中國政區圖,供學生活動時使用。
3.歌曲錄音:《歌唱祖國》《愛我中華》。
〖教學活動及過程〗
第一課時
1.欣賞教科書第68頁的照片。
2.組織探究活動。確定開展“認識祖國大家庭”活動的尋秘方向,學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也可以自由組成尋秘小組,認領尋秘的任務。
“認識祖國大家庭”尋秘活動的探究方向:
(1)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