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混合運算和兩步計算的應(yīng)用題
2.兩步計算的應(yīng)用題課題一:兩步計算的應(yīng)用題(一)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4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四的第1~4題。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認識加減兩步應(yīng)用題的結(jié)構(gòu),會分步列式解答加減兩步應(yīng)用題。 教學重點 分析兩步計算應(yīng)用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教學難點 解題關(guān)鍵——找中間問題。 教具準備 白皮球圖6個、花皮球圖18個。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1.提問題、填條件的練習。操場上有20個同學跳繩,15個同學踢球.___?(先提出問題,再解答出來。) ___,送給同學6張畫片,還剩下多少張畫片?(先填上條件后,再解答出來.) 2.讓學生自己解答教科書第14頁上面的復(fù)習題,然后訂正.(教師引出新課,板書:兩步計算的應(yīng)用題。) 二、新課 1.教學例1. 教師出示例題,讓學生讀題,說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教師:同上面的復(fù)習題比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名回答.(都是賣出20個,求還剩多少個.) 教師:例1和復(fù)習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復(fù)習題里告訴我們商店里有24個皮球,而例1告訴我們商店里有6個白皮球和18個花皮球。) 教師出示皮球圖 教師:在復(fù)習題里,根據(jù)所給的兩個已知條件,能不能一步算出還剩多少個皮球?在例1里,用題里所給的條件,能不能一步算出還剩多少個皮球?為什么不能? 教師:要求還剩多少個,要先求什么?(要先求出商店里一共有多少個皮球.) 這里教師要著重說明:在例1里,用題里所給的條件,不能一步算出還剩多少個皮球,因為題里沒有直接告訴商店里一共有多少個皮球,只告訴有6個白皮球和 18個花皮球。所以我們要先算出商店里一共有多少個皮球,然后才能算出還剩多少個皮球.因此,分兩步能算出還剩多少個皮球。教師板書:(1)商店一共有多少個皮球?教師:用什么方法解答第一步要求的問題?指名回答,教師寫出算式,教師:現(xiàn)在知道商店一共有24個皮球,第二步該求什么?指名回答后,教師板書:(2)還剩多少個?教師:要求賣出20個,還剩多少個?該怎樣算?指名回答后,教師寫出算式,再寫出答案。教師:這道題我們是分幾步計算的?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像這樣的應(yīng)用題我們叫它兩步計算的應(yīng)用題。2.做教科書第14頁的“做一做”。教師讓學生讀題后,指名說一說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再讓學生自己解答.訂正時,再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提問進行分析,說一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課間活動三、鞏固練習做練習四的第1~4題。 1.第1題,讓學生自己做,做之前,提醒學生讀題時,想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再分步列式解答,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給予輔導。 教師:這道題與例1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這道題的第一步用減法,第二步用加法,與例1不同。) 2.第2題,讓學生讀題后自己做。教師巡視,最后講行有針對講的訂正。 3.第3題,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重點檢查第2小題的第一步學生用什么方法解答。 教師:這兩個小題的已知條件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它們的問題有什么區(qū)別?教師:那么它們的解法有什么不同? 通過分析,使學生認識到兩步計算的應(yīng)用題要分成兩步解答,要在分析題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弄清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chǔ)上,確定每一步的算法。 4.第4題,讓學生自己做,做之前,先提醒學生想一想運算順序再做,訂正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各題的運算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