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混合運算和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課題二: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二)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5頁的例2及“做一做”,練習四的第5~9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乘加、乘減兩步應用題的結構,會分步列式解答乘加、乘減兩步應用題;初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分析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數量關系。 教具準備 將例2皮球圖制成示意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教師出示第 14頁例1,讓學生讀題,說出已知條件和問題。教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是幾步計算的應用題?應該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是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應該先求商店一共有多少個皮球;再求還剩多少個皮球.) 讓學生列式計算完之后,引出新課. 二、新課 1.教學例2. 教師出示例題,讓學生讀題,說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教師:例2只是把上一道題的已知條件“商店里有 6個白皮球和18個花皮球”,改成了“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個.”其余的條件和問題沒變. 教師:那么這道題應該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教師出示皮球示意圖。 教師邊板書:“(1)商店一共有多少個皮球?”邊讓學生說出第一步要解答的問題及算法,教師列式計算。 教師:第二步要求的是什么?學生說,教師板書:“還剩多少個?”用什么方法計算?學生邊說,教師邊寫算式,并讓學生回答。 教師:請同學們比較一下,例2和上一道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通過比較,使學生弄清這兩道題的聯系和區別. 2.做教科書第15頁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讀題,讀到第一問,讓學生分步列式解答.教師巡視,訂正時,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提問,學生按照教師的問話說明分析思路. 做完以后,讓學生接著把題目讀完.然后再讓學生完整地讀一遍第二問. 讀題后,讓學生自己做,做時先想一想第二問與第一問有什么不同,再分步列式解答. 教師:誰能說一說第二問和第一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課間活動. 三、鞏固練習 做練習四的第5~9題. 1.第5題,讓學生齊讀一遍,想一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再分步列式解答,教師巡視,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訂正。訂正時要注意引導、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逐步學會分析和解題的思路. 2.第6題,讓學生自己做.教師巡視,重點看一看第二步學生用的是什么算法.訂正時,可以讓學生分析一下解題思路,說一說第6題的第二步與第5題的第二步有什么不同,為什么不同. 3.第7題,先讓學生自己做.教師巡視,發現問題,給予輔導.訂正時,讓學生比較一下這兩道小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第8題,也先讓學生自己做.訂正時,讓學生按照教師的問話說一說解題思路. 教師:這兩小題的條件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它們的算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通過比較,使學生明確都要先求出教師一共出了多少道題,再求還有幾道題沒算.但是因為所給的已知條件不同,第一步解答方法也不同. 5.第9題,先讓學生自己做,教師巡視.訂正時,讓學生按照教師的問話說一說解題思路. 課題三:連減兩步應用題(三)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8頁的例3及“做一做”,練習五的第1~4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