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混合運算和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認識連減兩步應用題的結構,會用第一種解法(分步做兩次減法)分步列式解答 應用題。教學重點1、分析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2、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的應用題的第一種解法。教學難點提出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應用題的中間問題。教具準備復習用口算卡片,將復習題寫在小黑板上,將例3的線段圖畫在小黑板上,一張有30個格子的長紙條。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教師出示下列口算卡片,讓學生快速口算. 15+6= 25—8= 30+ 7= 6 +24= 27 一9= 14十6= 20一7= 19 一9= 2.教師出示復習題,讓學生讀題,然后自己做.教師巡視(可以讓兩名學生在黑板上做),訂正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用減法算,接著引出新課。二、新課 l.教學例3.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把一步應用題的第一個條件改變成兩個條件,變成了兩步應用題.現在我們在第二個條件后面增加一個條件,看看變成什么樣的應用題,該怎樣解答. 教師出示例3,讓學生讀題. 教師:這道題的已知條件是什么?有幾個已知條件?問題是什么?(出示線段圖) 教師:在復習題里,根據所給的兩個已知條件,能不能一步算出還剩多少張?在例1里,用題里所給的條件,能不能一步算出還剩多少張?為什么不能? 教師:要求還剩多少張?要先求什么?(要先求做完紙花還有多少張.) 這里教師要引導學生看圖,想出先求什么.如果學生回答有困難,教師可讓學生想用前兩個條件(聯系復習題)可以先求出什么,引導學生說出第一步要求做完紙花還有多少張. 學生回答后,教師在線段圖上標明(如例3下面的圖):“做完紙花還有多少張?” 教師板書:(1)做完紙花還有多少張? 教師:第一步怎樣列式? 讓學生說出算式,并說明在圖上是從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教師:現在知道做完紙花還有19張,第二步該求什么? 指名回答后,教師板書:(2)還剩多少張? 教師:要求做小旗用去9張,還剩多少張,該怎樣列式? 讓學生說出算式,并說明在圖上是從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教師:這道題我們是分幾步解答的? 這時教師將紙條貼在黑板上,學生說解答過程,教師演示.做第一步計算時,拿掉表示11張紙的那一段;做第二步計算時,拿掉表示9張紙的那一段,最后讓學生數一數剩下的那一段有幾個小格子,就剩多少張. 2.做教科書第18頁的“做一做”. 教師讓學生讀題后,在黑板上出示線段圖,指名說一說給小班12個后剩下的部分和再給中班9個后剩下的部分.然后,讓學生自己列式解答,教師巡視.訂正時讓列錯式的學生指一指給小班12個后剩下的部分,再給中班9個后剩下的部分.并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提問.說一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課間活動. 三、鞏固練習, 做練習五的第1~4題. 1.第1題,先讓學生自己做。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給予輔導.訂正時,要讓學生比較一下兩道題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2.第2題,讓學生讀完題后自己做,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給予糾正.訂正時,要讓列錯式的學生說一說解題思路。 3.第3題,讓學生自己做.訂正時,讓學生比較一下第2題和第3題兩道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第4題,讓學生獨立做, 四、小結 教師:這節課我們學習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