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的周長》
三、動手操作,探索測量方法
1、商討方案,進行估算
師: 在這些圖形當中,有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你們小組能估一估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大約是多少厘米嗎?這個正方形呢?
(小組交流)
師: 哪個小組先來說說你們的打算?
組 1: 我們估計長方形的周長大約是 30厘米。
組 2: 我們估計正方形的周長大約是 20厘米。
2、小組合作,動手設計
師: 同學們估計得準不準呢?下面就請小組同學齊心協力一起動手量一量,看看哪個小組測量的最準確。好,開始行動吧!
(小組活動)
師: 剛才同學們在小組中表現得非常積極主動。哪個小組愿意來交流交流?(到實物投影前演示)
組 1: 我們小組用直尺分別量出長方形四條邊的長度,算式是 8+8+6+6=28(厘米)。
師: (板書算式)剛才你們估計的是多少?
組 1: 30厘米。
師: 你們估計得非常接近。這個同學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 我覺得只要量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兩條邊就可以了,算式可以列成 8 2+6 2=28(厘米)。(板書)
師: 為什么?
生: 因為我們前面學過長方形的特征,知道長方形的對邊相等。
師: 你的知識掌握得很牢固。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生: 我的算式是( 8+6) 2=28(厘米)。(板書)
師: 能說說你這樣算的理由嗎?
生: 長方形有兩條長,兩條寬,先把一條長和一條寬加起來再乘二就是它的周長。
師: 你真了不起。還有哪個小組愿意交流?
組 2: 我們設計的是正方形,先用直尺量出四條邊的長分別是 5厘米,然后用5+5+5+5=20(厘米)。(板書)
師: 剛才你們估計的是多少?
組 2: 20厘米。
師: 你們的估計能力太棒了!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生: 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只量一條邊就可以了,算式 5 4=20(厘米)。師:大家覺得這個方法怎么樣?
生: 很簡單。
師: 你們真聰明,想出了這樣的好辦法。剛才同學們開動腦筋,通過小組合作,親自動手量一量,算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同學們的本領可真大!
3、數學知識生活化
師:我們的身上,哪個地方的周長經常用到?下面我們一起看一道有關田老師腰圍的問題?(出示:一條褲子的半周長40厘米,田老師的腰圍75厘米,這條褲子適合田老師嗎?學生各抒己見后,教師加以點撥)
四、回顧反思
師: 能談談這節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嗎?(生自由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