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xué)上冊教案及測試題全冊3
5、要使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必須對物體(用力)。要使物體運動得更快,必須對物體(用更大的力)。要使運動的物體停下來,必須對物體(用相反的力)。
6、人們生活中用(“克”“千克”)來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學(xué)技術(shù)上則統(tǒng)一規(guī)定用(牛頓)作力的單位,簡稱(牛),用(n)表示。(1牛≈100克的力)
7、彈簧測力計使用:(①檢查指針是否在0位置上,②讀數(shù)視線與指針相平,③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biāo)出的最大數(shù)量。)
8、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有(滾動)和(滑動)兩種方式。(滑動摩擦力要遠(yuǎn)遠(yuǎn)大于滾動摩擦力)。
9、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fā)生摩擦,運動物體要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我們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一個物體,剛好能使這個物體運動起來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0、賽車時速300千米,原因是:(1)輪胎很寬,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要設(shè)計力量很大的發(fā)動機(jī);(3)車身重心很低,輪與輪之間的距離較寬,可以使行駛穩(wěn)定;(4)設(shè)計流線型車身,使阻力減到最低。
1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總是有(摩擦力)伴隨著。
12、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接觸面的光滑程度)、(物體的重量)、(物體的運動方式)有關(guān)。物體間(接觸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體間(接觸面粗糙,摩擦力越大)。(物體重),運動時摩擦力越大;(物體輕),摩擦力越小。
13、摩擦力對我們有時是有利的,有時是有害的。當(dāng)人們需要摩擦力的時候,就想辦法(增大)它,當(dāng)人們不需要摩擦力的時候,就想辦法(減小)它。
14、自行車上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輪胎、腳蹬的表面、剎車橡皮、手柄做成花紋);需要減小摩擦力的地方:(前軸、中軸、后軸、腳蹬的軸、大小齒輪與鏈條)。
第四單元《運動和力》知識檢測
一、知識展示臺(30分,每空2分):
1.物體都有一個向下的力,這個力就是 ,它是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壓力。
2.用橡皮筋作動力的小車,橡皮筋繞的圈數(shù)越多,行駛速度越 ,行駛距離越 。
3.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chǎn)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 。靠這個力運動的例子有 。
4.科學(xué)技術(shù)上統(tǒng)一規(guī)定用“ ”作力的單位,用字母“ ”表示。
5.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fā)生摩擦,運動物體要受到一種 的力,這種力叫 。
6.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有 和 兩種方式。滑滑梯時,人與滑板之間 。(滾動摩擦、滑動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