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上冊教案及測試題全冊3
12、影響土壤被侵蝕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無植物覆蓋、降雨量的大小)等。
13、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陡坡:(水流速度快,被流水侵蝕);緩坡:(水流速度慢,有土沉積);上游河床:(大石頭);中游河床:(鵝卵石);下游河床:(細紗)。
14、自然界中每時每刻都由侵蝕和沉積的現(xiàn)象發(fā)生。(侵蝕)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積)卻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蝕和沉積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5、(流水、風、冰川、波浪和重力)都會侵蝕土地。
16、房屋應(yīng)建在(坡度比較平緩)的地方,在(坡度較大)的地方應(yīng)該植樹和種草,減少雨水對土地的侵蝕。
17、哪些力量會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地球內(nèi)部運動:(火山噴發(fā)、地震)。地球外部的力量:(流水、冰川、海浪等)。人類的活動:(圍海造田,濫砍亂伐等)
第三單元《地球表面及其變化》知識檢測
一、知識展示臺(30分,每空2分):
1.地球內(nèi)部可以分成 、 、 三部分,絕大部分地震發(fā)生在 內(nèi)。
2.由于受水、大氣、氣溫或植物的作用,巖石破碎,這種現(xiàn)象叫 。
3.地球上 面積比陸地面積大;我國西部多高山,東部多 。
4.巖石變化原因有冷熱的作用、 的作用、 的作用和動物的活動等。
5.雨點降落時的力可以打散并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動時,攜走了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帶走了,這就是 。雨點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蝕的開始。 、 和重力等都會侵蝕土地。
6.很多高山是因為板塊的 后隆起形成的,很多峽谷是板塊 后形成的斷裂谷。
7. 可以減少土地的侵蝕。
二、對錯審判廳(20分,每題2分):
( )1.保護森林、退耕還林對減少土地的侵蝕作用不大。
( )2.地球上海洋多,陸地少。
( )3.汶川大地震是地形瞬間發(fā)生大變化的結(jié)果。
( )4.上游河床一般會堆積許多鵝卵石和細沙。
( )5.絕大多數(shù)地震發(fā)生在地殼內(nèi)。
( )6.暴雨時徑流渾濁,說明里面含有大量的泥沙。
( )7.動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動土壤,為空氣和水營造空間。
( )8.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溫度越高,壓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