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
2、能從實驗結果中歸納出磁鐵的兩極吸引力最強。
3、能舉例說出利用磁鐵的基本特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解決哪些問題。
(四)活動目標
4、能用實驗區分可以被磁鐵吸引和不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
5、能通過反復實驗,確定某一物體是否能被磁鐵吸引。
6、對于可以被磁鐵吸引和不能被子吸引的物體,能找出組成它們的材料的性質有何不同。
二、課時按排:3課時
四、 活動材料:磁針,磁鐵,鐵沙,小紙片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你們見到了什么?有趣吧。知道這是什么?(磁鐵)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磁鐵什么部分吸引力最強?你能制作小磁針嗎?你了解磁的用途嗎?
二、 操作探索
實驗1:
步驟1:3人一小組。猜想一下,桌面上的這些小東西哪些可以被磁鐵吸引住?
2:開始操作。一生進行記錄。
3:討論: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讓學生對磁鐵吸引鐵質物體的性質有更深的認識。
4:指導學生交流。
第二課時
(一) 導入
1、 請同學們猜想一下磁鐵哪個部位的吸引力最強?
(二)探索操作
1、生用馬蹄形磁鐵吸引鐵釘或曲別針,啟發學生猜測,如果把磁鐵放得離大頭針越遠,磁鐵的吸引力會發生什么變化?
2、 引導學生通過距的變化來感受磁力的強弱。
3、 用鐵沙再做一次:在磁鐵上放一張塑料片,然后把鐵沙均勻撒在塑料片上,同時輕輕地敲擊,最后會看到磁鐵吸引力強弱的情況。再作其他形狀的磁鐵反復實驗。最后在圖上指出磁鐵磁力最強的地方,并記錄下來。
4、 對于磁鐵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強要結合實驗時進行重點指導。
5、 一個學生進行記錄。
第三課時
(一) 導入
磁鐵吸引力最強的兩端有個名稱叫什么?n,s。
(二) 操作
1、 先讓學生確定實驗地點。
2、 確定哪是北方,哪是南方。
3、 做完第一次操作后讓學生換一個地方再進行實驗。
4、 一個學生記錄。
5、 使學生最終確認條形磁鐵停止時,磁鐵n極是否指向北方。s極是否指向南方。
6、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提示的內容。使學生認識到磁鐵n和s極的含義。
7、 再重復以上實驗。
8、 小結。
9、 根據課本提示完成巧取別針的操作。
10、 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想到的問題。
15、制作小磁針
一、科學探究目標:
1、能從兩塊磁鐵相互作用的實驗現象中,歸納出關于磁極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規律的假設。
2.能設計實驗驗證關于兩塊磁鐵的磁極靠近時,相互吸引和排斥規律的假設。
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能將自己制作小磁針的方法告訴別人;同時,能學習別人的方法。
2.能說出反復實驗的重要性。
三、科學知識目標
1.能用自己的話描述兩塊磁鐵相互靠近時,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2.能用自己的話解釋在地球上磁鐵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
四、其它目標;
能設法將縫衣針制作成小磁針
五、課時安排:
本課共需2課時。第一課時完成導人部分和活動1,第二課時完成活動2。
六、課前準備:條形磁鐵、環形磁鐵、蹄形磁鐵、玩具小車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將全班學生按二至4人分組,活動時間為15分鐘。
2.本活動以“把兩個磁鐵的磁極相互靠近,看看會發生什么現象”問題導人。引導學生用實驗證明自己的假設,并對發生的現象做出自己的解釋。然后啟發學生根據教材中的實驗圖的提示,動手實驗,做一次初步驗證,再引導學生多次變換相對的磁極,并用自己想出的其他方法進行實驗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