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
3.教師應該提示學生,隨時做好記錄,把自己的結論填寫在記錄表中。
4.活動結束后,教師要組織學生分小組匯報,在全班進行交流。
5、指導學生閱讀科學在線,加深學生對磁極相互作用及指南針原理的理解。
第二課時
活動目標
1.能仿照教材中的方法制作小磁針。
2.能用已有的知識,檢驗自己制作的小磁針,哪端是南極,哪端是北極。
3.能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制作和測量小磁針南、北極的方法。同時,能學習別人的好方法。
4.能解釋磁鐵在地球上可以指南北的道理。
課前準備:縫衣針、條形磁鐵、大頭針、曲別針、指南針。
教學過程:
1.將全班按2至3人分組,活動時間為20分鐘。
2.開始制作活動前,可以由學生猜想磁鐵是怎樣制造出來的,導出課題;也可以用“縫衣針可以變成小磁針嗎?” 這個問題導入;還可以用生活中釘子被磁化的事例導人。
3.指導學生認清所需材料和教材中的提示,學生活動開始前,教師要具體指導或演示操作方法。(注意:磁鐵不要來回摩擦,應始終朝同一方向摩擦。)
4.要引導學生檢驗縫衣針是否制成了小磁針,啟發學生用學過的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知識來檢驗,或用n極指北、s極指南的性質來檢驗,并找出小磁針的兩極。最后,教師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同學交流制作過程中的感想和收獲。
學生得出結論:
我的解釋是:磁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我的結論是:當兩個磁極靠近時,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5.課堂練習:
要求學生完成下面的填空:
1.我預測磁鐵 極與 極,接近 。
2.通過實驗,我知道磁鐵兩極靠近時,會發生 。
3.我制作的小磁針,針尖是 極,針眼是 極。
4.我制作的小磁針能吸引 個大頭針。
拓展知識
能被磁鐵吸引的材料稱為磁性材料(如:鐵、鉆、鎳和它們的合金)。磁性材料(如:鐵)中有許多細小的、分散的磁疇,當它們與永久磁鐵(體)接觸時,這些磁鐵會朝同一方向,整齊聚集排列,從而使鐵產生磁力,即被磁化。
16、磁的應用
一、科學探究目標:
1.能說出搜集有關應用磁鐵解決生活和生產實際問題的信息資料的方法。
2.能通過觀察和測試,找出哪些日常生活用品中使用了磁鐵。
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愿意關注磁鐵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情況。
2.能從別人那里獲得有關磁鐵在實際生活和生產中應用的實例。
三、科學知識目標
l.能列舉我國古代人們利用磁鐵的實例。
2.能說出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四、其它目標
能舉出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利用磁鐵和磁性材料的實例
五、課時安排
用1個課時。本課設計了觀察圖片、分析資料、驗證實驗、交流討論等4個活動。
六、課前準備
磁在生活應用的圖片或實物
活動:找找磁在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目的
1. 能舉出3個以上磁鐵在生活用品、文具、玩具等中應用的實例。
2.能發現在生活中,什么地方應用了磁鐵。
3.能主動與其他同學交流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了磁鐵。
教學過程
一.課前可以讓學生調查磁在生活中的用途,搜集有關磁應用的資料。課上將自己收集到的資料以靈活多樣的方式,與全班同學交流。(如:講述,展示實物、模型,繪圖說明,信息發布,制成課件,演示操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