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青島版)1
生:地震時太危險了,太可怕了。
……
師:既然地震的危害性那么大,那么關于地震,你想研究或了解哪些問題?
生:地震是怎樣產生的?
生:我想知道在地震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
生:我想知道怎樣把地震的破壞降到最低。
生:我想知道地震到底是怎樣發生的?能不能避免?
生:我想知道人類能不能預測地震的發生?
……
活動二:探究地震的成因
師:地震到底是怎樣發生的呢?同鄉們你們猜一猜。(鼓勵學生大膽猜測)
生:我認為是地下的巖石發生了問題。
師:發生了什么問題?錄像中有沒有新的發現?
生:可能是巖石斷了。
……
師:我們的猜想如何呢?用什么辦法來驗證大家的猜想呢?
生:做實驗。
師:實驗是我們研究科學的最好的方法。老師為大家準備了木棍、毛巾等材料,你想怎樣利用這些材料來證明你的猜想呢?
小組討論實驗方案(教師巡視,參與其中)
匯報交流實驗方案,
師:哪個同學愿意把你們的實驗設計說出來與大家共享?
生:我們把毛巾當巖石平鋪在桌面上,兩手按住毛巾的兩端,向中間擠壓。
生:我們認為巖層石有好多層,應該把毛巾疊成幾層,才更好。
生:用手握住木棒兩端,用力壓
師:大家設計的很好,不過在動手實驗之前,老師要提醒大家注意兩點:安全最重要,別讓木棍傷到了自己和同學,再就是小組要注意分工和合作。
學生動手操作(師巡視指導)
匯報探究結果。
師:哪位同學愿意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生:我們擠壓毛巾,毛巾有的地方向上了,有的地方向下了,毛巾不平了,一褶一褶的。
生:我們發現越是用力,毛巾褶皺的越厲害。
生:當我們用力壓木棍時,木棍彎曲,越用力,木棍彎曲越厲害。
師:再繼續用力呢?試試看?
生:木棍斷了。
師:斷時有沒有新的發現?
生:手感覺到有很大的力。
生:手感到了木棍的震動,手有麻的感覺。
生:還聽到了"啪"的一聲。
師:大家的發現可真多,老師真為你們高興。想想看,在實驗中,木棍,毛巾相當于地震中的什么?
生:是地下的巖石。
師:對,一層一層的巖石重疊起來就構成了地殼中的巖層。那么,這個實驗告訴了我們什么呢?地震到底是怎樣發生的呢?
小組討論
匯報交流
生:巖層在巨大的壓力下,會變成一褶一褶的,壓力繼續增大,巖層就會斷裂。
生:斷裂的時候,會像木棍一樣有震動。
生:震動來到地面,就是我們說的地震了。
師:分析的對,地球上絕大部分地震是由于巖層的斷裂造成的,此外,還有因為火山爆發,大地陷落等原因造成的。
活動三:地震來了,我們怎么辦?
閱讀資料卡:避震小常識
思考:如果我們正在教室里上課,突然發生了地震,應該怎么辦?
如果我們正在家中睡覺,突然發生了地震,應該怎么辦?
小組討論(教師參與其中)
匯報交流
生:在教室里發生地震,應馬上到空曠的操場上去。
生:要有序,要避免踩踏。
生:在家中發生地震,應切斷電源,天然氣源。
生:在家中,應躲在高大堅固家具的旁邊。
生:應躲到衛生間去。
……
四、拓展活動:
師:大家的收獲可真不小,關于地震的預測以及地震的前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下繼續你們的探究。
第四課 做一塊卵石
教學準備
1.水槽(水)、燃燒鉗、酒精燈、巖石(板巖或頁巖)、帶蓋的玻璃杯、碎磚
2.教師準備:能反映河道上、中、下游巖石分布情況的圖片或錄像;能反映上游山體風化現象的圖片;三角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