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講述:友友和四個小主人公被卷到云端,待靜下心來,發(fā)現(xiàn)除了騰云駕霧的感覺外,云本身也有好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提問:友友就提出了“云是怎樣形成的”“云是怎樣變成雨的”等問題,同學們也會有更多的問題,先把它們記錄在“問題銀行”中,大家要一起來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二、 計劃與組織
指導 :同學們 選擇一個問題或知識點作為研究目標,制定一份簡單的研究計劃,做好小組成員分工。
三、 實施計劃
按照 計劃好的步驟,采用合適的方法,搜集必要的事實和證據(jù),再整理這些信息,形成最后的結(jié)論。
不同的小組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來開展研究。
1. 搜集資料 。教材以“知識鏈接”的形式呈現(xiàn)了一個案例,告訴同學們關于云的形成的知識,以及云與霧的相同與不同。除了文字資料,圖片等也是常用的資料類型。
2. 觀察與測量 。 通過親歷觀察、測量云量的活動,搜集數(shù)據(jù) 。
a.提問:在天氣日歷中,我們已經(jīng)使用了晴天、多云、陰天等來描述和記錄對云量的觀察。那么,這些不同的天氣狀況是怎樣來劃分的呢?
b. 介紹方法: 閱讀教材p20圖片,把天空當成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這個圓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進行區(qū)分。
c. 室外觀察:觀察天空中的云量 、 云的高度和云的形 、 在觀察云的過程中,將結(jié)果記錄下來,以統(tǒng)計表的形式進行整理,并采用“餅形圖”的形式來輔助表達活動結(jié)論。
4. 設計一實驗, 設計 具體的實驗方法和步驟,同學們可以在回憶的基礎上自主設計和進行實驗。
四、討論: 除了以上問題,還準備在科普小報上介紹哪些關于云的知識呢?
五、拓展活動:p22 測量雨量個實驗,來演示云霧的形成。 結(jié)合 三年級時已經(jīng)做 過的類
第五六課時 天氣預報
目標
1. 知道天氣預報的流程。
2. 了解預報天氣的常用簡單方法,能堅持長期的天氣預報活動。
3. 能制作“氣象科普小報”。
過程
一、 趣味閱讀
1.閱讀:p23 連環(huán)畫“下雨了” 。
2.討論: 下雨前的 有哪些 常見現(xiàn)象 ? 如:空氣悶、龜殼上凝結(jié)的水、燕子低飛、烏云等。
3.講述: 天氣預報 。大家經(jīng)常看(或聽)天氣預報嗎?你為什要看(或聽)天氣預報呢?(從天氣預報中可以知道未來天氣的變化,我們就可以根據(jù)天氣變化增減衣服,帶雨具等等。)
除了同學所說的以外,由于天氣變化, 影響著生產(chǎn)、交通等很多部門的活動,所以天氣預報對于幾乎所有的人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有關天氣預報的知識,并且掌握正確收看(或收聽)天氣預報的方法。
4.討論: 天氣預報在生產(chǎn)、生活和其他領域 有哪些 重要意義 ?
二、 討論與交流
1.提問: 還有哪 些事物和現(xiàn)象也可以用來預報天氣呢?
2.舉例: 除了上面提到的現(xiàn)象外,一些動物、植物,包括人也能感覺到天氣變化并做出反應。 請 同學們列舉 5 個以上“天氣變化影響生物行為”的例子。
3. 圖片分析
講述:p24 教材上的圖片,基本說明了天氣預報的出臺過程,大致可以把這些過程劃分成“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傳遞信息”三個環(huán)節(jié)。
同學們要在預報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國家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為群眾提供優(yōu)質(zhì)的服務。
三、 長期測量
講述:同學們可不可以預報天氣呢?是可以的。除了利用身體的感覺器官來預報天氣變化外,使用工具可以使我們的預報更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