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粵教版)1
整個教學過程設計,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能力,都經歷一次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都能體驗到收獲的喜悅和幸福。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知道不同材料的物體導熱性能不一樣;
2、通過討論和收集資料,知道熱在人們的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3、了解生活中對太陽能的利用。
能力目標:
學會簡單的科技制作,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通過制作曲線圖,培養學生對信息篩選、整理、分析和綜合應用的能力;
通過經歷猜想——實驗探究——結果分析的過程,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標:
引導和幫助學生開展活動,在探究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求知欲。
如實記錄實驗數據,學會尊重事實,尊重科學。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熱傳導的規律,知道不同材料的物體導熱性能不同。
難點:實驗過程的設計和實驗結果的處理分析。
活動安排:
課程
安排 活動題目 活動內容 要解決的問題 能力要求
活動1 水溫的變化 觀察燒杯里和水槽里水溫的變化 尋找水溫變化的規律 猜想、記錄、分析
討論 在加熱的過程中,酒精燈的火焰會使周圍的哪些物體變熱 用酒精燈加熱燒杯中的水,討論加熱過程中哪些物體會變熱 酒精燈火焰的熱是經過哪些物體使水變熱的 討論、推理
活動2 哪顆豆子先掉下來 分別在木勺、鋁勺、不銹鋼的勺的勺柄上粘張綠豆后放進熱水杯里,觀察不同的勺子上的綠豆掉下來的順序 知道不同的物體導熱的能力是不一樣的 實驗操作、觀察、記錄
拓展 調查炊具各部分的材料 調查家庭中的炊具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物體導熱性能不同在生活中的應用 調查、發現
活動3 保溫與材料 用棉布、毛巾、紙、棉花、塑料和泡沫等多種材料制作保溫瓶 探究各種材料的保溫性能 實驗、記錄
拓展 做“太陽能爐” 利用盒子、易拉罐、剪刀、卡紙、鋁箔等材料制作太陽爐 通過制作太陽爐、體驗如何利用太陽能 實驗制作
網上學 你想了解更多的關于太陽能的應用,。請登陸“小學科學”網站 登陸“小學科學”網站了解更多的關于太陽能應用方面的知識 了解生活中如何利用太陽能應用的知識,拓展視野 網上查資料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各種保溫材料的幻燈片,相關表格。幻燈機。給熱水加熱的實驗裝置。秒表、酒精燈、凡士林、各種金屬材料、燒杯、溫度計、紙板、棉布、毛巾、紙、塑料、棉花和泡沫、廢舊盒子、易拉罐、剪刀、卡紙、鋁箔等。
學生準備:各種保溫材料以及制作工具、搜集各種熱傳遞的資料(包括文字的圖片的、音像的)準備參加活動時交流,嘗試通過不同渠道了解熱傳遞的基本知識,學生活動手冊。
教學過程:
教學設想 教學實施 反思與分析
一、創設情境:
通過出示動畫中的疑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科學知識的欲望。并在前二課學習的基礎上提出相關的研究課題。
現在的學生知識面比較廣,課外已經掌握了一些關于熱傳遞的簡單淺顯的知識,這里的環節設計主要是目的有二點:1、掌握學生關于熱傳遞的簡單知識擁有情況;2、給學生展示課外知識的機會。 一、創設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