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粵教版)1
播放動畫:小明的爸爸剛從外面干完農活回來,滿頭大汗。小明想倒一杯水給爸爸喝,可是水很燙。
提問:誰能幫幫小明,怎么做才可以讓他爸爸盡快喝到水?
提示:想辦法將熱水的溫度降低。
同學們想的辦法很好,可是你們知不知道,熱水的溫度為什么會降低呢?其中的熱量跑到哪里去了呢?(揭示課題)
有誰知道關于熱傳遞的一些知識呢?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學生對動畫中的問題非常感興趣,并想出了很多的方法,而且方法都很科學實用。
學生的回答主要是如何將熱水變成冷水的問題上,如何引導到熱的傳遞上來,還需要老師的提示和補充。
學生能根據前面的動畫內容舉出一些日常生活中關于冷和熱的現象,關于熱傳遞的方式還沒有掌握。
本活動按照“猜想——驗證——分析——結論”的流程進行設計。讓學生初步掌握了科學探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猜想部分承接上面學生的發言提出。在這個環節處理上的猜想結果不重要,關鍵是讓學生經歷這樣的一個過程而已。
有了猜想以后,必須通過科學的實驗來證明。而自己設計實驗也是本學期學生剛接觸到的內容,因此教師必須給出設計實驗的提綱和相關的實驗報告單。
實驗設計環節,主要引導學生從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實驗注意事項、實驗分工等方面來進行引導。
實驗的合作分工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的需要,同時也是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
定性(量)實驗在這里不需要向學生提出來,教師只是做幾個條件的限制就可以了,在以后的教學中會專門學習到定性(量)實驗和對比實驗等相關知識,本節課程的重點是讓學生經歷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
實驗數據的收集是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教師有必要向學生講解填寫、觀察的基本要求。
繪制曲線圖是鍛煉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并且可以直觀的看到燒杯里的熱水和水槽里的冷水溫度變化的全過程,學生也容易得出結論。在學生繪制的過程中,教師有必要進行指導。
該環節是對上面實驗結果的鞏固和應用,學生在懂得熱會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到溫度低的地方以后,這個問題也不是很難回答的了。
該環節是通過教師的演示,學生根據已經知道的知識進行推理了解熱傳遞的方式。運用推理也是科學學習的一種方式,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一些現象進行的推導,得出合理的科學解釋。
該教學環節實驗的設計全部要求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實驗材料自己預設實驗結果,自己設計實驗步驟,自己分析實驗數據,從而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本環節讓學生先通過視頻資料了解保溫材料的一些知識,然后根據自己的經驗動手設計制作保溫瓶,體現以學生為在主體的教學思想,教師的“放”也要適量的控制,以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
本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將科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精密聯系起來,增強學生的積極性。科學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將知識運用到日程生活中去。室外探究部分可以安排在課后進行。 二、新課教學
活動一:水溫的變化
猜想:
提出問題:剛才有的同學說將熱水放在冷水里,并適當攪拌就可以讓熱水的溫度降下來,說的很好。請大家大膽猜測一下,當將裝水的杯子放進裝有冷水的水槽以后,他們的溫度會有什么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