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四年級科學上冊教案第一單元 熱
第三組:《熱水吹泡泡》
我們這組設計的實驗和第三組類似,但我們不用氣球,讓瓶口在肥皂水沾一下,把瓶子直立放在熱水里,一個又大又圓的泡泡吹出來了……
師:為同學們精彩的實驗,給與熱烈的掌聲。
師:通過剛才幾組的演示實驗,誰來說說空氣具有怎么樣的現象?
生:空氣具有熱脹冷縮的現象。
(教師板書)。
(三)、回顧前面,總結。
師: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固體、液體和氣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那么現在,誰能解釋一下剛上課時所看到的現象,為什么要在水泥公路上鋸開一條條縫并澆進瀝青?假如沒有這條縫的話,水泥公路會怎么樣?教學樓為什么要留有縫隙?
生1:水泥路會脹裂。
生2:天氣熱時,水泥會膨脹,會漲起來裂開,像一開始看到的裂開的那幅泥地一樣。
生3:教學樓也是一樣,如果沒有縫隙的,它膨脹時也會裂開。
師:看來同學們這節課都學得很好,為自己的學習效果鼓掌。
師:除了剛才的水泥路、教學樓,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應用了熱脹冷縮的性質?同學們回去進行資料的收集,我們下節課進一步研究這方面的問題。
(四)板書:
4、熱脹冷縮
紅墨水 液體
玻璃杯 固體 具有熱脹冷縮的現象
空氣 氣體
第五課:熱對物質狀態的影響
標準內容
1. 了解物質有三種常見的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
2. 溫度的改變可使狀態發生變化。
3. 知道水的冰點與沸點。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知道有些物質的狀態會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
2.通過實驗探究,認識水的三態變化,了解冰點和沸點。
3.初步學會使用酒精燈給水加熱的步驟和方法。
設計意圖
“熱對物質狀態的影響”是“熱”單元的第五課。本課將著重通過學生的活動突出學生動手能力方面的培養,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知道有些物質的狀態會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通過實驗探究,認識水的三態變化,了解冰點和沸點;初步學會使用酒精燈給水加熱的步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