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四年級科學上冊教案第一單元 熱
教學準備:
活動(一):普通氣溫計:認識溫度計的結構
在燒杯內倒入不同的溫度的水:掌握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活動(二):氣溫計的應用
活動(三):體溫計的應用〔名括傳統型、掌上探溫計和耳窩探溫計(后兩種有條件的情況下可準備)〕(重點提醒:傳統的醫用體溫針是用水銀做,要輕拿輕放,以免打爛,若打爛了要清掃好現場,但千萬不能用手直接接觸,因水銀有毒性。)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學習任務:
(1) 在實物投影儀上顯示出書本p2的圖片和p6的圖片,利用第1課《冷與熱》教學內容,用身體感覺到環境的冷與熱以及用手去感受冷水、溫水與熱水,這些全
(2) 在實物投影儀上顯示出p7的圖片(但事先把課題覆蓋著)。我們可以憑生活經驗和感覺來判斷天氣的冷與熱,但如何知道具體溫度呢?
(設計目的:運用知識遷移方法從舊知識引入,從“怎么知道哪個地方更熱呢”這個句子,從引導學生想出用“溫度計來測量”的方法,從而導出本節課的學習的內容:溫度計)。老師由此說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認識溫度計和溫度計的應用(揭示課題、簡單明瞭,直奔主題)
二、師生共同探究,獲取新知
(1)先讓學生自己說說對溫度計的了解以及還想知道的
(設計目的:首先肯定學生所知道的知識,然后,讓學生帶著繼續探究的精神去學習新知)
(預設:學生可能會問到溫度計是用什么來做的,或為什么要用水銀來做等問題,老師可先肯定學生的好學精神,再重新點明這一節課的學習目標。學生的問題留待以后進一步深入探究。)
(2)活動(一)認識溫度計認識刻度及所表示的意義
a、 認識溫度的常用單位是攝氏度及其單位和符號的表示法
b、 認識和學會溫度的讀作與寫作(包括0度以下的的讀作和寫作)
c、 如何才能準確地讀出溫度計的度數(使用p9的討論)(學生可試做)
討論后教師小結:(1)玻璃泡不能位容器底及側壁,必須浸沒在液體中
(2)要等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即煤油柱或水銀柱的上升的進度穩定后)
(3)以平視的角度讀數
(預設:學生可能會提及到“華氏”,老師可先肯定學生的有一定知識面,略說一下“華氏”其實也是國際慣用另一種常用溫度單位以及與攝氏刻度互相對照)
(設計目的:因這是本節課的難點,由老師講授其知識點為主)
實踐應用:以小組為單位觀察自己小組所用的溫度計(把準備好的三種溫度計分派給小組)
a、 根據小組所用的溫度計填寫p9的表格
b、 選用哪一種溫度計測水溫?為什么?
c、 什么叫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