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 固體和液體教案
1、小組討論讓橡膠泥“浮”在水面上的方法
2、學生匯報想法
3、教師小結:你們的設想都很好!下面我們就實踐驗證一下你的想法吧!
4、學生實踐探究。
5、引導學生交流、反饋探究的結果教師小結:改變物體的(形狀),可以使沉在水底的物體浮起來。(板書)
6、游戲下面,我們來進行一次競賽,看哪個組在浮上來的橡皮泥小船上放的硬幣最多!(1)學生比賽
(2)匯報你們在橡皮泥上放了多少枚硬幣?為什么同樣大的橡皮泥造成的船裝的硬幣都不一樣多呢?
(3)學生小結:裝硬幣的多少與小船空間大小有關,小船空間越大,載重量越大,裝的硬幣就越多。
(4)多媒體展示大的輪船,引導欣賞
(5)將設計的小船畫在活動記錄上
(三)借助漂浮物使橡皮泥浮上來
1、質疑:除了改變形狀使橡皮泥浮上來,你還有什么方法使橡皮泥浮起來呢?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匯報交流
4、各小組根據自己的方法領取材料,組織探究實驗(同學們一定會想到很多的方法,教師一定要在課前盡量的預設到,并為他們準備盡可能多的有結構的材料。)
5、展示實驗結果,組間相互參觀交流體會,使組間能掌握更多的方法。
6、交流、反饋探究結果,師生小結:借助漂浮物可以使橡皮泥浮上來。
7、多媒體展示借助漂浮物使物體浮在水面上的應用(網漂、釣魚線等)
(四)玩小潛艇,研究沉浮的道理。
1、提問:有什么東西既能浮在水面上又能沉入水底?
2、你見過潛水艇嗎?知道有關潛水艇的哪些事情?能給大伙說說嗎?
3、潛水艇真的又能上浮,又能下沉嗎?想親自駕駛一艘潛水艇嗎?
4、學生做潛艇上浮、下沉實驗并討論是什么原因。(要求認真觀察現象)
5、匯報小結:把潛艇灌滿水,潛艇變重了就會下沉;抽掉水,里面進入了空氣,潛艇變輕,就上浮。(板書:改變自身重量)(五)指導學生探究下沉物體上浮的方法——加入鹽或糖等1、故事激趣:教師講述死海淹不死人的故事。是誰救了他們?你們想不想揭開其中的秘密?
2、創設情景:昨天,我請朋友從死海為每一位小朋友帶回來一杯那神氣的“水”,就是剛才我放橡皮泥的這一杯,從表面看你能看出死海的水與普通的水有什么不同嗎? 3、觀察與感受(1)將一大一小兩個土豆分別放進不同的兩杯水中,你們看現在有什么現象發生?(土豆在死海的水中能浮在水面上,在普通的水中不能浮。)
(2)其中的秘密在哪呢?
(3)交流并猜測原因(如果學生提出是大小的原因,就交換試一下,從而明確和土豆的大小無關)
(4)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來吧!大家用舌頭嘗一嘗就知道了。(它是咸的!)
(5)你受到怎樣的啟發?
(6)學生談想法
4、你們想不想也擁有一杯類似于“死海的水”?引導制做“死海之水”。(將土豆放在燒杯中,再往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慢慢地向杯中加入鹽,不斷的攪拌,直到土豆浮在水面上。)
5、學生制作“死海之水”并放入土豆驗證。
6、小結: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們獲得了哪些知識?(向水中加入大量的鹽,也可以使沉在水底的物體浮起來。)
(六)拓展延伸(1)如果在水中加入其他物質,土豆也能浮上來嗎?(學生也可能自己想到,由他們自己提出假設當然最理想了)(2)學生設想(3)鼓勵課后繼續探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