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第一單元】
教學內容:實驗探究
一、導入問題:
1、同學們,我們校園里種了很多花草、樹木、工人師傅經常給它們澆水。可是,我發現他們澆水時,主要把水灑在土壤里,是是怎么回事?
2、大家都認為植物依靠根“喝水”,那么,你們見過的根是什么樣的嗎?
3、學生匯報。
二、觀察植物的根。
1、根究竟是不是同學們說的樣子呢?還有沒有其他特點,老師這里準備了很多新采集的植物的根,現在分發給大家。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植物的根是一樣的嗎?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相同?并把觀察結果記錄在書上表格里。
2、分發材料,分組觀察記錄。
3、匯報與交流。
4、歸納整理:植物的根是不一樣的,有的根主根粗,側根細(叫直根);有的植物根粗細差不多(叫須根)。根也有共同點:根都很長、很多,根的尖端長有許多白色絨毛(叫根毛)。
5、提問:
(1)根很多、很長,對植物“喝水”可能有什么好處?
(2)根毛壁薄,對植物“喝水”可能有什么好處?
6、從根的特點上看,根具備“喝水”條件,但根長在土壤里,我們看不見,根到底能不能“喝水”呢?
三、設計實驗
1、怎樣設計實驗才能證明根能“喝水”呢?
2、學生討論和提出種種初步方案。
3、交流和指導。
(1)你為什么這樣設計?
(2)哪一種方法既科學又簡單?
(3)選擇什么樣的植物做實驗?
(4)選擇什么樣的內器裝水便于觀察?
(5)怎樣知道試管內的水有沒有減少?
(6)怎樣才能防止水不從其他地方散發(蒸發)掉?
(7)能不能想一個辦法讓我們能看見水是否進入植物體內?
4、各小組領取實驗材料,并制作實驗裝置。
5、預測一下:試管里的水將會怎樣變化?可能會看到哪些現象?
四、課外探究
因為短時間內現象不明顯,所以請大家把裝置放在教室窗臺上,定時觀察,并認真做好記錄。下節課繼續研究。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實驗證明
一、 引入問題。
1、 上節課,同學們做的實驗結果什么樣的?
2、 學生匯報和交流(邊展示邊說明)。(如:水位下降了、植物的莖、葉脈里都有紅水)
3、 這些現象能證明什么呢?(根能吸收水分、水分被輸送到植物全身)
4、 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樣“跑到”植物全身的呢?
5、 學生作出推測。
二、觀察探究
1、你認為莖可能有什么樣的構造?
2、學生猜測
3、莖里面到底有沒有大家推測的構造呢?下一步該怎么辦?
4、學生匯報與交流。
5、我們發現有兩種切法:橫切和縱切。
6、學生分小組活動:切開莖,并仔細觀察。
7、討論:這些構造可能有什么作用?
三、歸納小結:
1、根據我們的研究,討論總結:植物是怎樣“喝水”的?
2、匯報和交流。
3、將獲得的結論用自己的話寫下來。
4、給自己涂“智慧星”。
5、植物是有生命的,它們需要“喝水”。需要營養,更需要我們的關心和照顧。想一想:我們以后該怎樣對待校園里的花草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