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二單元養蠶教學設計
4養蠶經驗交流會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討論蠶一生的變化;
能通過圖畫和文字整理、表述、交流觀察結果。
科學知識:
知道蠶及其他昆蟲的一生要經過變態;
知道昆蟲的外形特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珍視在整個養蠶期間的科學信息;
體驗養蠶及研究蠶的樂趣;
為自己長時間觀察研究獲得的成果而自豪;
能正確看待昆蟲與人類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交流養蠶經驗,了解蠶及其他昆蟲的一生變化。
難點:能將自己的養蠶記錄進行整理、分析。
教學準備:
教師:有關蠶及其他昆蟲一生的標本、圖片或錄像。
學生:各種養蠶的記錄。
教學過程:
一、引入交流會
談話:同學們,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你們養的蠶寶寶都變成什么了呀?在這期間一定是收獲不小,積累了不少經驗吧?今天我們就來開個養蠶經驗交流會。(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共同交流蠶一生的變化過程。
(1)提問:在這一個多月的養蠶活動中,你們一定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現象,誰能給大家說說蠶都經過了哪些變化?
提示問題:最初是什么樣子的?(卵)顏色逐漸有什么變化?剛剛孵出的蠶寶寶是什么樣子的?在成長中有什么變化?你還發現了那些有趣的現象?
(2)學生翻看自己的觀察活動的記錄,分組討論。
(3)師生交流養蠶的發現。
(4)教師將學生的發現有重點的記錄。
(5)討論:通過大家這段時間的養蠶活動,你們發現蠶的一生要經過幾次變化?
2、指導學生把蠶的一生畫下來。
(1)談話:我們知道蠶的一生要經過多次的變化,在養蠶的過程中,我們很多同學也寫了養蠶日記,那么誰能用個比較簡單明了的方式說明蠶的一生變化呢?
(2)看書第28頁上圖,書上是用什么方式來記錄的?
(3)討論:那你還能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說明蠶的一生?
(4)學生分組討論。
(5)學生把蠶的一生用圖畫畫下來,要求標明哪個階段比較有代表性。
(6)展示學生有創意的記錄形式。
3、比較蠶蛾與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指出,形成昆蟲概念。
(1)我們在養蠶中發現蠶最有意思的是會結個繭,出繭后于之前完全兩樣,這種變化過程科學上叫做“變態”。
(2)提問:你還見過哪些動物有這樣的變化?
(3)對照書上28頁下圖說說蝴蝶一生有哪些變化?
(4)討論:蠶和蝴蝶的一生很相似,蠶蛾和蝴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小組討論,進行比較。
(6)根據學生對蠶蛾和蝴蝶的比較,總結昆蟲的特征,形成昆蟲概念。
(7)出示各種蟲子的圖片,判斷:哪些蟲子屬于昆蟲?說說理由。三、綜合小結
談話:在我們養蠶的這段時間,全班有的同學是從蠶卵一直養到產卵結束,經歷了蠶的一生過程,有了很多發現,但有些同學沒能完整的飼養成功,誰能說說自己這段時間養蠶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四、布置作業
查閱資料:昆蟲對人類有哪些作用?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