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匯總
二、發展階段
1、講解臨摹作畫的基本過程
(1)、先觀察圖片中事物的特征,尋找出符合透視變化的基本規律;
(2)、構圖(考慮安排主體物的合理位置);
(3)、用線描表現(刻畫主題物的特征);
(4)、整理畫面。
2、講評作業
(1)、兩位學生為一組,相互交換作業,進行評比。(以是否準確表現出透視變化為標準)
(2)、老師統一點評。
作業:通過觀察物體的透視現象,臨摹一幅作品。
板書:遠近的奧秘
透視現象: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
視平線
消失點
課后反思:
第16課 珍愛國寶——古代的陶瓷藝術
課型:欣賞、評述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古代陶瓷藝術的特點。
2、學習從器皿的外形、紋飾以及格釉色等方面欣賞陶瓷藝術的方法。
3、在欣賞陶瓷藝術的過程中,認識中國陶瓷藝術在人類文化史上所作出的貢獻,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能從紋樣,紋飾,釉色上欣賞陶瓷的藝術美。
教學難點:能從欣賞的過程中體會陶瓷所帶來的藝術美。
教具:各種陶瓷器的圖片
學具:搜集陶瓷的發展史,了解陶器與瓷器的區別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學習從器皿的外形、紋飾以及格釉色等方面欣賞陶瓷藝術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部分
師:同學們在家看電視嗎?你最喜歡看哪個頻道?猜猜老師喜歡哪個欄目?我喜歡的是中央二臺的一檔節目,通過這個節目,我不僅可以看到很多的稀世珍寶,還可以了解這些稀世珍寶的背景與歷史文化內涵,大家猜出這個欄目是什么來了嗎?
師:這個節目就是《鑒寶》欄目。今天,老師也要客串一回鑒寶節目主持人,給大家帶來了幾件價值連城的國寶?想知道嗎?(賣個關子)它們就是――古代的陶瓷藝術。
二、 欣賞評述
師:同學們對陶瓷一定不陌生,誰能舉例指出自己生活中的陶瓷制品?
師:下面同學生作為“鑒寶專家”,運用書本上介紹的相關欣賞陶瓷的知識,通過小組合作,來對文中出示的陶瓷器皿進行鑒賞。首先我要出示的兩件藏品:《白陶鬹》(新石器時代)、《汝窯粉青蓮花式碗》(北宋),好,下面我將這兩件藏品交給在座的“鑒寶專家們”,請“鑒寶專家”在鑒賞之后談談你對這件作品的看法(教師可以提醒學生從器皿的外形方面鑒賞)。
師:我這里的國寶還很多呢,我要出示的另外兩件藏品就是《青花鴛鴦蓮紋盤》(元)、《五彩花鳥紋瓶》(清),來看一下這兩件藏品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鑒寶專家們”趕快用你的火眼金睛給這兩件寶貝做個鑒定吧(看看它的花紋圖案帶給你什么感受,可以進行聯想)。將你的將定結果告訴大家我們一起來分享下。
師適當小結:《白陶鬹》是用夾砂白陶做成,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炊煮器,其造型結構由口、腹、底三部分組成,似犬似豕,昂首揚尾,形態生動自然。《汝窯粉青蓮花式碗》是北宋有名的瓷器,瓷器在北宋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此碗造型優美、色彩素雅,是一件稀有的汝窯傳世品。《青花鴛鴦蓮紋盤》盤作菱花邊,折沿,沿面畫錦紋,盤里畫纏枝蓮花六朵,盤心畫蓮花池和鴛鴦,此盤裝飾花紋多,層次多,畫面飽滿,造型優美。《五彩花鳥紋瓶》構成一幅絕美的荷塘秋趣圖,色彩富麗嬌艷。
師:在古代的陶瓷藝術的不斷發展中,各種顏色釉,使瓷器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景象。咱們鑒賞了這么多國寶,鑒寶專家們也很累了,我們休息一下,一起來看看陶器與瓷器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