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匯總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前兩節課,我們欣賞了各種美術學習記錄袋,并自制了標簽,名片,想一想接下來我們應該干什么?
二、發展階段
學生對作品進行分類編號,匯總整理,對不完善的地方進行修改。教師指導。
三、作業講評
作業完成后讓學生進行作品展示,開展互相評價、欣賞活動。
四、展示評價
作業完成后讓學生作品展示,開展互相評價、欣賞活動。
鼓勵學生積極設計制作其它學科的記錄袋,不斷提高美術的實際應用能力。
五、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積極設計制作其它學科的學習記錄袋,不斷提高美術的實際應用能力。
作業:收集自己的作業,自制美術學習記錄袋。
板書:美術學習記錄袋
a、選擇自己滿意的作業或作業照片。
b、將作業安時間先后的順序進行編號或分類。
c、選用透明的文件夾或文件袋作為我們的美術學習記錄袋。
d、制作標簽:姓名、年齡、班級、指導教師、日期等個人基本資料。
e、收集自己的評語、同學的評語、教師或家長的評語。
f、美術作業和各種評語按編號或分類,放進美術學習袋中
課后反思:
第7課 鳥語花香
課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中國畫筆墨地方法表現自然界中的花、鳥,體驗中國畫的韻味。
2、指導學生在中國畫的表現中,逐步掌握水與色的運用及構圖中的基本要求。
3、激發學生對中國民族傳統繪畫的興趣和熱愛。
教學重點:提高學生對中國畫的認識,練習用毛筆、宣紙作寫意花鳥畫的技巧。
教學難點:掌握中國畫水與色的運用及構圖中的基本要求。
教具:毛筆、宣紙、顏料、繪畫作品等
學具:毛筆、宣紙、墨汁、顏色、水瓶、調色盤、舊報紙等。
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認識中國畫的工具。嘗試毛筆的不同執筆方法。能掌握粗細、干濕和濃淡的對比畫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從欣賞中導入新課,讓學生欣賞中國畫及齊白石作品。
猜一猜――怎樣畫出來的?
二、講授新課
1、認一認――中國畫的工具材料。
2、畫一畫――各種濃淡、干濕、粗細的水墨畫游戲(用墨、用彩色均可,注意養成良好的作畫衛生習慣)。
3、體驗――畫在普通紙上有什么效果?為什么?(體驗中國畫材料的獨特表現手法)
4、比一比――誰畫的線條各類多?誰畫的水墨效果豐富?(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索教學難點)
5、想一想:各種不同濃淡、干濕、粗細的水墨可以用來表現什么效果?(思維拓展,產生聯想)
三、講評、小結
評一評――誰畫的水墨效果好,他是怎么畫出來的?讓畫得好的同學談談作畫的感想。
老師作點評并小結。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通過讓學生畫櫻桃的練習 , 熟悉中國畫的用筆 , 用色的方法 , 并了解寫意畫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同學們,你們愛吃水果嗎?老師這里也有一種水果,你們猜猜它是什么?
出示櫻桃的圖片,讓學生對櫻桃有初步的認識,從而激發學生的繪畫熱情,引出課題《畫櫻桃》。
二、新授:
1.觀察櫻桃的色彩、造型
2.欣賞齊白石《端午節》,了解用筆、用色等。
3.講齊白石的小故事。
4.教師邊講解邊示范
( 1 )櫻桃的畫法:
用色:曙紅色。 (整枝毛筆蘸淡曙紅,筆尖加點濃曙紅)
用筆:用 2 筆畫出櫻桃。 (筆尖向右落筆,中鋒行筆向左,慢速向下、向右轉彎,畫多半個圓,再從右向左畫半個圓與左半圓相接完成一個球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