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匯總
二、發展
1、什么是鄰近色?(出示色輪)
在色環上,相鄰近的色彩,稱為鄰近色。
如:黃——黃綠——綠
紅紫——紫——藍紫
黃橙——橙——紅橙
2、尋找鄰近色(師生互動)
解讀書本圖片,了解鄰近色在生活中的運用,并從而引導學生也來發現,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運用到鄰近色?
3、欣賞畫家作品,找出鄰近色,并說說鄰近色在畫面中產生的效果:和諧
欣賞羅斯科的《紅 黃 橙》。你能在色環中找到這些顏色嗎?畫家在這幅作品中用什么方式表現的?給你什么樣的感受?你能不能也學著用色塊來表現自己的作品和感覺。
4、師示范調配色彩,學生練習,教師鼓勵學生提出調配和表現中的疑問,教師指導、解答。
三、實踐活動:
1、作業:用鄰近色組織一幅畫面。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色輪了解了鄰近色的知識,運用鄰近色可以使物體看起來更加和諧,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鄰近色的運用非常廣泛,找找生活中還有什么可以利用鄰近色進行裝飾的?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能將鄰近色運用到自己的繪畫作品中,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檢查課堂常規。
二、交流階段
出示兩張圖片,同學們說一說欣賞圖片后,這些圖片在視覺上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前一組強烈的對比給人一種很明快的感覺,似乎一目了然。而后一組顏色之間的相互融合又給人一種很和諧、協調的感覺……)
前一組圖片運用了對比色,后一組圖片運用了鄰近色,通過感受不同色彩帶來的不同感受,并說一下你是怎樣把色彩運用到所設計的作品里?
三、繼續做畫
你想表現什么樣的感受?用什么方法來表現?將作品繼續完成。
四、 評價階段
1、 老師將完成的作品貼于黑板上,同學們安靜下來,欣賞自己所設計的作品。
2、 說說你對不同作品的感受和想給別人的意見,師生互動評議。
五、 總結階段
1、 欣賞家具圖片,進一步深入感受鄰近色的藝術效果。
2、 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尋找鄰近色的彩紙,用剪貼的形式表現色彩的和諧。
作業:用鄰近色組織一幅畫面。
板書:色彩的和諧
鄰近色:黃——黃綠——綠
紅紫——紫——藍紫
黃橙——橙——紅橙
課后反思:
第3課 美麗的紋樣
課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知道適合紋樣的概念,了解適合紋樣外形和骨架變化。
2、學習繪制紋樣圖案,設計新穎的適合紋樣。
3、運用適合紋樣裝飾美化生活。
教學重點:適合紋樣的外形特點。
教學難點:圖案的外形與圖案內容的適合性。
教具:具有適合紋樣的物品。
學具:繪畫工具。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了解適合紋樣的特點,能夠繪制一個適合紋樣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欣賞《飛鳥云紋三足陶盤》、《梔子紋剔紅盤》,《敦煌藻井圖案》,生活中的盤子。
觀察這些物品,感覺漂亮嗎?哪里漂亮?
這些物品里面的圖案我們稱之為紋樣,在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這些裝飾紋樣,這些美麗的紋樣裝點了我們的生活,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美麗的紋樣》。
二、發展階段
1、剛剛欣賞的圖案中,你們有沒有發現什么規律?
這種將紋樣適當的組織在一定的形狀范圍之內,使之與外形相適應以達到裝飾的作用,叫做適合紋樣。也就是適合紋樣的形態要與外廓相吻合,在除去邊框時,仍舊具有清晰的邊框外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