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匯總
你們在下面的圖片中看到了它們當中誰的身影?
立方體和圓柱體是我們最熟悉的形體之一,它們看似簡單,可千萬別小瞧了它,我們生活中很多東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車,不管是造型簡單或者繁雜的,都是從六面體和圓柱體的基本形變化而來的。今天我們學習用單個六面體或圓柱體進行形體切挖的練習。(欣賞課本范圖,講解結構)
二、發展階段
⑴欣賞課本圖片,加深形體感受,了解草圖畫法。
⑵請大家根據課本范圖嘗試制作一個凱旋門,學生小結制作方法,師總結。
⑶欣賞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想像。
三、學生練習
根據草圖,在帶來的材料上進行切挖練習。
生作業,師巡視輔導
四、作品展示
作品擺在展示臺上,生評價,師總結。
五、拓展
紙雖然是一種平面的材料,但在紙上進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為立體的形體,也能成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大家可以回家嘗試著制作。
作業:在用泥做的六面體或圓柱體上進行切挖。
板書:形體切挖
造型
切挖
課后反思:
第12課 會跳的玩具
課型: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能夠根據手頭的會彈跳的物品,設計一個會跳得玩具,并畫出設計草圖。
2、能夠根據設計草圖完成制作。
3、在把玩會跳得玩具的過程中,對作品作出評價。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廢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質。
教學難點: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教具:會跳的玩具范作。
學具:收集會彈跳的物品,例如:衣夾,舊圓珠筆里的彈簧,各種有彈性的球,橡皮筋等。準備剪刀、膠水(最好是雙面膠)、線、小塊塑料泡沫板、彩色紙、繪畫工具。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能夠根據手頭的會彈跳的物品,設計一個會跳得玩具,并畫出設計草圖。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拿出各自收集到會彈跳的物體,分小組演示,讓他們跳起來。然后討論:它們跳動的方式讓你們聯想到什么?譬如:乒乓球跳動的時候讓人聯想到小兔子;彈簧跳起來讓人聯想到跳高的人;將橡皮筋兩頭固定,拉動中間,他會不停的彈跳,如果在中間做一只蝴蝶,橡皮筋跳動的時候,蝴蝶的翅膀一定會不停
的扇動……
二、發展階段
1、學習教科書上兩個玩具的設計思路,請學生概括其制作步驟:先設想做什么玩具,畫出設計草圖,按設計草圖完成作品。
2、學生根據手頭材料,思考:準備做一件什么玩具,怎么做?用草圖的形式將自己的設想畫下來。
3、交流設計圖并談談設計思路:它是一件什么玩具,如何將造型物與彈跳物粘聯,做好以后怎樣玩?
4、根據設計草圖制作會跳的玩具。
做完之后,可以一起來玩一玩,比一比。可以比誰的玩具跳得高,誰的玩具跳得遠,誰的玩具跳得時間長、穩定性好,誰的玩具牢固不會散架。
三、收拾和整理
在會跳的玩具之前,就應該提醒學生將桌面及地面收拾干凈。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在把玩會跳得玩具的過程中,對作品作出評價。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你知道哪些動物會跳?它們為什么會跳?
引入課題:《會跳的玩具》
二、發展階段
1、討論會跳的玩具的制作方法,點撥技法難點。
(1)討論會跳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a、 你帶了什么材料,準備怎樣制作?
b、 你覺得自己在制作時,哪一部分比較難?
(2)老師點撥技法難點:
a、 依靠彈簧的彈力,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