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美術上冊全冊教案及教學反思(人美版)
潑(把墨倒在紙上)——形(形成一定形狀的墨跡)——添(根據形狀想象添畫)——成(成為一個具體或者抽象的形狀)
教學反思:
我將教學重點放在讓學生認識繪畫語言——點、線、面,學習用簡單的技法進行表現,在彩墨游戲中去發現彩墨與宣紙產生的一種特殊變化,從而感受和體會中國畫特有的魅力。通過這堂課的練習,讓學生都得到了鍛煉與愉快的體驗。
十六 身邊的設計藝術
教學目標:
1、通過尋找生活中的設計藝術,了解藝術設計的“適用美觀”的特色,感受設計藝術的審美特征。
2、在欣賞設計藝術作品、討論評價、嘗試創作、作品互評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感知、思考、探索及發散思維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從中體驗到設計藝術的樂趣。
3、學會觀察、學會體驗、發現問題,培養學生對生活美、環境美的審美意識,提高藝術創造的持久興趣。
4、在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形成用語言表達設計意圖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了解設計藝術特色,感受藝術設計的審美特征,運用藝術設計方法進行設計創作。
2、感受藝術設計的審美特征。
教學過程:
一、發現美
1、小朋友喜歡逛超市嗎?
2、超市里有什么?
3、小朋友對超市真熟悉!今天老師也開了個小小超市,想不想看?(師揭布)喜歡嗎?
(1)請你來挑一件,這只杯子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2)你喜歡什么?為什么?
(3)哪個地方最合你的心意?
(4)你呢,想選哪件?說說原因。
看來,小朋友對既實用又美觀的東西都很喜歡。
以鮮明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一個鮮明生動的形象,無疑會引起孩子們觀察及感知對象的極大興趣。教師在教學中,通過直觀教學手段,創設情境,以形象去感人,引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從而了解美術的基本因素——形狀、花紋、色彩等等,培養形象思維和造型能力。可以說,設置形象是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最關鍵最重要的一步。二、感受美
1、在我們生活中,除了杯子、鬧鐘,還有好多既能用,又很美的東西呢!你們發現了嗎?
2、書上的小朋友也找到了好多東西,請大家把書打開,p34-35,我們來欣賞一下。
這些東西,你們都熟悉吧?請選擇一件最喜歡的物品介紹給你的同桌聽。
(生互相介紹)
師表揚:小朋友介紹得真細致,象個小小推銷員。
以真摯強烈的情感,鼓勵學生大膽投入、主動參與。教師對學生的參與活動及時進行鼓勵、表揚,用熱情洋溢的語言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三、欣賞美
1、欣賞了這么多東西,你發現每一類物品有不同的地方嗎?
生:形狀
花紋
色彩(師板書)
2、小朋友觀察得真細心,一件可以使用的東西,要讓大家都喜歡,我們不僅要改變他的形狀,還可以改變他的花紋和顏色。
3、根據這些方法,偉大的設計師們設計出了更多美觀實用的物品,現在,老師請大家當回小小評論家,來看一看,評一評。
4、小結:設計師們的想象太奇妙了,小朋友,如果你來當回小小設計師,你想設計什么呢?
四、創造美
1、小朋友想的物品真多!你們知道嗎,大家最喜歡的米老鼠公司正在舉辦一個“創意設計”大賽,只要我們把身邊的物品變一變,畫一畫,變得既實用又美觀,你就可以得到最佳創意獎,想不想得到?不過老師要提醒大家,比賽時間只有十分鐘,大家可要抓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