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美術上冊全冊教案及教學反思(人美版)
聯系捏橡皮泥的經驗,想一想我們可以用哪些手段來造型?揉球搓條扎眼
看看書中的作品,有哪些地方你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課內容
二、動手操作
介紹幾種不常見但實用的方法,如碾、壓、剪、擰、捻,以及用這些方法可以制作哪些特殊的裝飾。
三、自主創作
結合不同的造型手法,創造一個自己喜愛的形象。
四、互相交流
面塑博覽會開幕啦!組織學生有秩序的互相欣賞瀏覽。
談談自己分別的發現,分別從造型設計,創意、色彩搭配、造型手段等方面進行評述。
五、課堂延伸
由于時代、地域、風土人情等各不相同,我國的面塑藝術也呈現出各種各樣的風貌;今天你創造出了面塑作品,珍藏了好朋友的面塑作品,這可能是你的第一件藏品,希望今后同學們更多地關注這一古老的藝術奇葩。
教學反思:
冰棒棍玩具
教學目標
1、參考教材中作品,結合自己的理解,用彩色紙、剪刀、膠水、彩色筆根據預先的設計進行冰棒棍玩具制作。
2、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3、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培養學生的設計創造和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學習利用冰棒棍制作動物、人物玩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
難點:作品的新奇、牢固、美觀、生動。
學習材料
冰棒棍、大頭針、彩色紙、膠水、彩色筆等。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提問:誰能說說冰棒經過組合之后有什么特點?
布置學生研究教材第7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提問:(1)說說你熟悉的人物、動物的運動方式。
(2)想想開合的冰棒棍像什么動物的嘴?學生分組觀察冰棒棍的組合。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二、新課教學:
(1)結合手中材料,學生分析、研究,了解用冰棒棍設計人物、動物的一般規律。
小組同學互相啟發談話。了解冰棒棍組合后的活動規律。
(2)布置學生研究教材第6頁:冰棒棍玩具制作的步驟。
小組中進一步新的創意和設計。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
三、布置作業:創作實踐活動教師巡視輔導。
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四、小結。提問:說說制作冰棒棍的體會。
板書設計:
冰棒棍玩具
作品展示:
課后反思: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吃冰糕是常事,但對于冰棍棒卻絲毫不于珍惜,因此在上課時有個別的同學還沒有搜集到足夠的冰棍棒,我只好讓學生用卡紙做了一批假冰糕棍,盡管最后的作業效果還不錯,但總感覺卡紙和冰棍棒做的作業還是有區別。
第四課植物籽粒拼圖
教學目標:
1、了解用各種色彩、大小的植物籽粒拼擺、粘貼出圖形的方法,進行造型創作。
2、感受拼圖創作的樂趣,增強對美術的熱愛,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3、提高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設計、創作的能力和動手制作的能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在學會制作植物籽粒拼圖的基本方法的基礎上,大膽創新。
教學難點:制作一幅與眾不同、有創意的植物籽粒拼貼畫。
學具準備:各種植物籽粒(如:紅豆、綠豆、西瓜籽、大米等)和膠水(膠水或白乳膠)。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感知探索
1、欣賞分析植物籽粒拼圖。
2、分組討論植物籽粒拼圖究竟美在哪兒?為什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