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美術上冊全冊教案及教學反思(人美版)
2、生動的表現機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講授新課: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1、啟發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些非常特別的朋友,現在,讓我們看看——它是誰?它在干什么?
機器人能幫人們做許多事情,它是我們的好朋友。今天,我們就當一次“小小科學家”,來設計又本事,又神氣——機器人!(板書《機器人》)
2、讀畫:目前我們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機器人呢?——有。讓我來看一看各國的科學家發明出了哪些機器人
3、范圖分析:這幅畫畫了些什么呀?——再來看看,這幅畫的構圖飽滿不飽滿呀?——很飽滿!
4、作畫步驟:
那機器人該怎么畫呢?現在老師示范一幅《機器人》
(1)想
(2)畫機器人
(3)添背景
(4)上色
5、欣賞兒童畫: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小朋友畫的——“機器人”。看的時候可以互相討論:這幅畫里的機器人長什么模樣?它有什么本領?(請兩位小朋友評點最喜歡的畫。
6、欣賞了這么多小朋友畫的《機器人》,每幅畫都與眾不同,有自己的想法。
7、學生作畫
三、講評,小結
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講評,表揚有創造性的學生
板書設計:
第八課 機器人
機器人的制作過程: 作品展示:
(1)想
(2)畫機器人
(3)添背景
(4)上色
教學反思:
第九課 捏泥巴
教學目標:
1、培養想象、造型、創造和合作能力。
2、在歡樂的氣氛中體會美術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簡單的陶藝制作方法,體驗你的特性
2、以生活為源泉進行創作,小工具的使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穩定紀律,檢查用具。
二、導入:欣賞原始時代的陶藝作品。
1、這些器物的造型讓你想到了什么?
2、你知道他們使用什么做的嗎?
3、哪個造型讓你覺得非常有趣?
4、古代的先人們用什么方法制造的?
三、新授:
1、教師講授示捏泥方法。
揉、捏、搓、按、搟……
2、探究:利用自己帶來的工具,看看你有什么創新的使用方法。
3、欣賞書上作品
你喜歡哪一個?他給你什么啟迪?如果讓你做,你打算做個什么?小組討論。
嘗試用這些方捏成高矮胖瘦不同的形體學生實踐,發言調動學習積極性
四、學生作業。
五、小結
作業展評:展示自己的作品,給同學講講你的創作思路。
互相評價:
板書設計:
第九課 捏泥巴
捏泥方法:揉、捏、搓、按、搟……
教學反思:
第十課 童年
教學目標:
1、回憶童年,觀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樂;
2、會表達自己對童年生活的感受,會描述不同時期童年生活的情況,學會通過觀察
童年題材的藝術作品,體會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魅力;
3、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都有各自特點。培養學生珍惜現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1、通過欣賞,感悟不同歷史時期童年生活的差異性;
2、認識多種藝術表現形式,體會不同表現形式帶給人的不同美感;
3、描述童年生活內容及自己對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內涵。
教學難點:
不同種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及對藝術作品相關歷史背景的了解。
教學過程:
一、導人(板書課題)
1、引導學生分析現在的童年生活。(請一兩名學生將將自己美好的童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