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驗算 教案3
b、一個數除以5、商是20,余數是6。 ( )
c、被除數-余數=商×除數 ( )
4、課后練習第四題:一題多解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除法驗算”的有關知識,(板書課題)以后做習題時,凡是題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也應用口算或在草稿上用筆算進行驗算,這樣發現錯誤才能及時改正,保證計算正確。
板書設計
除法的驗算
例4:100元可以買幾本藍色的練習薄?
100÷5=20
5×20=100
商和除數相乘結果等于被除數
例4:100元可以買幾本紅色的練習薄?還剩幾元?
100÷7=14……2
商和除數相乘,再加上余數結果等于被除數。
《除法驗算》的教學反思
除法的驗算是使學生知道商和除數相乘,結果等于被除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凡是題中有要求驗算的,一定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也應該用口算或在草稿上用筆算進行驗算。要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驗算習慣,使學生逐步學會自己判斷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發現錯誤的及時糾正,以減少計算錯誤。教學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時,驗算在將商和除數相乘后還要將余數加上。
這一節課,我開始用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模擬解決問題中感受驗算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除法驗算的興趣:
使學生知道學習除法驗算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意義,來導入新課。教學例題4時,我先創設讓小明幫老師購買筆記本的情境,引導學生列出100÷5=20(本),他算得對嗎?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說明他的計算是正確的?接著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活動概括出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的方法,教學時要求學生把例4這道題的豎式列出來,按照除法的法則一步一步地計算,在教學的過程中,對題中要求驗算的除法算式做了統一的要求:在除法豎式的右邊寫出相應的乘法豎式.對于題中沒要求的除法算式的驗算,則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教到有余數的除法,100元可以買幾本紅色的筆記本?100÷7 = 14……2,像這樣有余數的除法該如何驗算呢?給足學生探索思考的時間,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然后讓學生通過探索、交流、匯報、質疑,明白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讓學生在交流中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出現了多種驗算有余除法的方法,如1、14×7+2=100 2、100-2=14×7,學生在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過程中明確驗算有余數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數相乘還要加上余數才等于被除數。這一結論的得出是學生自主探究的結果。
練習的設計,注意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應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練習時通過多層分散練習加深對除法驗算方法的理解,并能靈活運用除法驗算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學習除法的作用,在練習中感受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生對有余數除法的驗算和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通過練習進一步比較得出有余數除法與沒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讓學生全面的掌握和運用除法的驗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明確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