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8 Revision
課堂學習評價
1.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對組內同學的表現(xiàn)進行互相評價。評價個人在說單詞、說歌謠、小表演、寫句子的活動中的表現(xiàn)。然后幫助學生填寫評價表格,看看誰獲得小紅新星多。評價表格如下:
教師指導學生將表格放入學習檔案。
2.教師具體而簡要地記錄學生當堂表現(xiàn):
— 能夠聽懂歌謠錄音,對問題迅速做出反應的學生有多少人?
— 能夠看圖,模仿自編對話的學生有多少人?
— 能說出四組歌謠的學生有多少人?說出三組的有多少人?說出兩組的有多少人?
— 在小表演活動中能用較準確的語言表達意思的學生有多少人?
— 能理解課堂活動意圖,并有興趣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生有多少人?
3.本課對學生掌握學習內容的情況的評定方法:
— 通過說、唱歌謠等,檢測學生的記憶能力和學習能力。
— 通過小組表演,檢查學生能否運用本單元的句型和詞匯。
— 通過自編對話,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合作能力。
lesson46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
2.教學投影片。
3.教學錄音磁帶。
4.字母和單詞卡片。
5.小表演時的道具,如:禮物、蛋糕等。
6.學生評價表格。
教學內容
a look, listen and say.
1.本部分向學生滲透有關動物生活習性的常識知識。
2.用六幅連續(xù)的圖畫,以故事形式,把貓根據(jù)四季溫度的變化換毛的習性展現(xiàn)給學生。故事中用擬人化的手法,用小貓的話告訴學生它為什么要換毛。從中我們能感悟到人與動物的親密關系。
3.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讀懂本單元的英文故事。對話中出現(xiàn)的第三人稱單數(shù)動詞+s的詞(如:loves喜歡、愛;sees看見;comes 來;grows成長)和句子“i am losing my hair.”只需要感悟,不需要認讀。
4.教師在學生能力條件許可下,可以組織學生分小組扮演角色。如:1)解說員;2)明明;3)胖胖貓。所說的話可根據(jù)學生的理解自由發(fā)揮。
5.故事的梗概如此:
1)明明有一只貓,它的名字叫胖胖。明明非常喜歡他。
2)夏天到了,一天胖胖貓從明明身上跳走后,明明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留下許多貓毛。他感到很奇怪。
3)胖胖貓對明明說:“天氣變熱了,我要脫下我的厚大衣。”
4)明明拿著梳子邊給胖胖貓梳毛邊說:我來幫你理理毛吧。胖胖貓高興地說:“謝謝你,真舒服。”
5)秋天到了,胖胖貓身上長出厚厚的毛。明明看見了高興地說:“多漂亮啊!”
6)胖胖貓對明明說:“天氣涼了,我又有了一件新大衣。”
b chant and act.
1.本部分設計了四幅圖,描述一只烏龜在四季的活動。通過畫面進一步幫助學生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也希望學生學會觀測、記錄身邊的動物的成長變化。培養(yǎng)學生們對人和動物的關心、愛心、細心。
2.教師指導學生學說歌謠,是否能說出歌謠來,根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來決定。對學習能力弱的學生不做具體要求。對話中出現(xiàn)的生詞,只需要感悟,不需要認讀。如:pond池塘;wake醒;sleep睡覺等。
3.教師引導學生邊說歌謠邊自編動作表演烏龜在四季的活動,達到復習所學的內容的目的。
4.歌謠的大意是:
春天來到小池塘,小綠烏龜醒來了,睜開雙眼四處看。
夏天來到小池塘,小綠烏龜在游泳,游上游下多歡樂。
秋天來到小池塘,小綠烏龜在捉魚,吃飽飯菜好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