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冊第一單元 大數的認識全部教學設計
第四課時 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p13 例4 練習二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確地比較幾個數的大小。
2、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類推能力。
3、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比較億以內數大小的方法
教學難點:兩個以上的數比較大小
教學建議:
教材是呈現我國面積最大的6個省份的數據,并配以反映該地區特點、形象的圖片,由小精靈提出問題,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即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為基礎,自己探索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具體環節如下:
一、情境導入
1、出示收集的萬以內數的信息。問:你會比較大小嗎?(復習萬以內的大小比較)
2、同學們收集了有關大數的信息,請把你收集的數和同學說一說。
二、引入新課:
你們知道這些數中那個大?哪個小嗎?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探討比較這些數大小的方法。
三、探究新知
1、請同學們把收集的大數和同桌比一比,誰的數大。
學生比后反饋如: 9023000>3467500 85000300>24960000 470050>107070 708000<5690000 30609008<3070800
板書出示學生比的結果(板書時有意識的把數位相同的寫在一塊)后,問:你們是怎么比的?從而歸納數位不同時,數位多的數就大;當數位相同時,就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數就大,如果相同就看左數第二位,以此類推。
2、出示例4圖,呈現各省的面積數,由學生正確地讀出這些數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將每兩個省份面積數進行比較,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比較的。
三、鞏固學習
p13 做一做
第五課時:改寫---整萬數改寫成以“萬”為單位(p14、例5 練習二 3、6、7)
教學目標:
1、在描述數據的過程中,體會某些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
2、培養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討論的方法發現問題。
3、體會較大數的意義。
教學重點:掌握多位數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的方法
教學建議:
教材提供的素材是有關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和白細胞數量和作用的科普知識。讓學生在了解一小滴血液中含紅細胞個數、白細胞個數的同時,學會把整萬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本節課具體的設計思路就是出示多個大數,如例5的數據,也可以是教材中出現的例4,讓學生通過讀、寫、想三步來學習:想一想這些數據有什么特點,感受到數字很多寫那么多“0”的不方便,,讀起來也不方便。通過讀、寫之后,再出示實例,進行比較,如:一小滴血液含有紅細胞5000000個和500萬個,通過小組討論,兩種表示方法有什么不一樣。學生自主探索,發現特點:兩種形式的結果完全相同,表達的意思也相同,只不過簡寫后的形式讀寫更加方便。再出示白細胞:10000個=( )萬個,讓學生通過討論得出結果。在討論時應當引導學生想,萬位在右起第幾位?整萬的數位后面是幾個0?最后得出結論把整萬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只要把后面的四個0去掉,加上一個萬字就可以。
第六課時 求近似數(p15 例6 練習二 4、5、8)
教學目標:
1、理解近似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2、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3、通過觀察,讓學生體會近似數產生的過程,加深對近似數意義的理解。
教學重點: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