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除法 (第8--11課時)
第八課時 (總8)教學內容:練習三第1~8題
教學目標:
1、通過題組練習的對比,強化口算方法,提高口算技能。
2、結合估算、筆算的練習,使學生明確需要調商的具體情況,以及不同的調商方法。
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調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計算技能的提高。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1、12×3 15×6 14×4 37×2
36÷3 90÷6 56÷4 74÷2
36÷12 90÷15 56÷14 74÷37
先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獨立完成上面的口算題。
在交流的時候,請學生說說題組之間的聯系。明確一個乘法算式一般相對應的有兩個除法算式。根據這個關系,在算除法的時候,也可以從乘法的角度去考慮。
重點再說說最下面一行的口算方法。
指出:兩位數除以兩位數,商只能是一位數,想想這是為什么?
二、估算、筆算:
1、先估計下面各題的商是幾,再計算(第3題,題略)
讓學生先同桌互相說說試商時自己是怎么想的?結果是多少?
并把該結果寫在書上。
在說的基礎上,在自備本上完成豎式的計算。
對比筆算與估算的結果,說說哪幾題是需要調商的?注意說清楚較完整的計算過程。
注意:在估商的時候允許有不同的想法,但要說得出理由。
2、說出下面 各題的商是幾位數。(第7題)
先讓學生自己說商是幾位數,以及判斷的理由。
3、估計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幾(第8題)
指名說說估計的方法及結果。把它寫在書上。
同桌合作,分上、下題完成筆算。
體驗:什么時候商會偏大要調小?什么時候商會偏小要調大?
三、布置作業:
第2、4題
第九課時(總9)
教學內容:練習三第9~14題
教學目標:
1、繼續進行一些計算方面的練習,努力提高學生的計算技能技巧
2、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重點:計算技能的提高。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計算:
1、口算:
15×5 90÷45 64÷4 84÷6
48÷16 12×7 6×16 60÷12
76÷2 5×14 91÷7 96÷24
給學生一定時間完成,交流時注意正確率,如果有典型的錯誤再說說口算的方法。
2、筆算(完成第11題上面的4題)
指名板演,講評時說清楚試商、調商的過程
二、解決實際問題
1、(第9題)要求學生讀懂題目意思后,分別算出用各種交通工具各需要幾小時?
結合講評,讓學生明白這樣幾個問題:
這類問題,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行程問題”。這類題有三個基本信息:路程、時間和速度。(結合題目中的信息,具體說說路程、時間、速度分別指的是什么?)
剛才我們解決的問題,都是求出其中的時間,用的是除法,這里有一個基本的方法:時間=路程÷速度,
誰能舉例來說明根據這個關系,還有哪些基本關系呢?
從算出的結果來看,你有什么發現?
(速度越快,需要的時間也就越少。)
根據這些速度數據的特點,你有沒有其他算時間的巧辦法么?
(比如說在算出騎自行車需要18小時后,發現公共汽車的速度是自行車的3倍,但需要的時間應該是反過來的3倍,也就是18÷3=6小時……)
(這個發現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給學生比較多的時間去發現、驗證、應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