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9、10單元教案
參加備課人員
四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練習八本課初備
課時
共 5課時,本課第 4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進一步認識本單元關于統計的一些知識,如:分段整理數據、統計表與條形統計圖的聯系等 2、進一步體驗一些游戲規則的公平性與不公平性,能判斷并制定公平的游戲規則。重點難點: 分段整理數據、統計表與條形統計圖的聯系等。課前準備: 小黑板教學過程: 統計的知識包括多個方面,我們這單元認識的統計知識,主要包括分段整理數據、條形統計圖、游戲規則的公平性這三個方面 一、復習分段整理數據 出示第1題,讓學生讀懂題目,再獨立完成 全班交流:(1)是交流自己所用的方法,比如可以每統計一個數據之后把該數據做一記號 (2)交流統計結果,檢查自己做對了沒有 (3)交流自己統計的時候有沒有出現問題,其他同學可針對性地提出改進辦法 最后要提醒學生注意檢查的習慣:數據提供的是20個學生的記錄,那在后面的表格中,也應該要有20個“合計”,否則就是遺漏或是重復了。 看統計好的表格,說說你從這表格中讀懂了哪些信息? 二、條形統計圖: 1、看圖: 出示第2題:先讓學生讀懂題目 回答問題一:這一周的用水量,哪天最高,哪天最低? 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回答問題二:怎么評價一周的用水量呢?(一般可用用水總量或是平均每天的用水量)想一想:哪種方法更清楚?怎么求平均每天的用水量呢?請你算一算 算完后問:有沒有哪天正好是這個平均數“9噸”的? 從條形統計圖上看一看,它在整體中處于一個怎樣的水平?(不高不低) 從這份條形統計圖中,你還想到了什么問題? 2、畫圖: 出示第3題。先請學生說說各類食品具體所指,按要求分類整理,制成統計圖。 完成統計表后繼續完成條形統計圖,注意不要遺漏了制作時間和直條上的數據。 比較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說說你認為它們各有什么好處? (統計表能清楚地反映各類數據 條形統計圖不僅能反映出各類的具體數據,還能清楚地看出各類之間的多少關系,更加的直觀。) 三、游戲規則的公平性 出示第4題。判斷3個游戲規則: 1、正方體的三個面寫“1”,三個面寫“2”。“1”朝上甲贏,“2”朝上乙贏 讓學生說說是否公平?為什么? (1和2都有3次出現的機會,是公平的。) 2、正方體的四個面寫“1”,兩個面寫“2”。“1”朝上甲贏,“2”朝上乙贏 (1有4次出現的機會,2只有2次,是不公平的。) 3、正方體的六個面分別寫1~6,朝上的數小于3甲贏,否則乙贏 理解“否則”:小于3的只有1和2,否則就是指剩下的3、4、5、6,有4個,所以是不公平的。 小結:像這樣的游戲要判斷是否公平,主要看什么? (決定輸贏的次數是否相等) 四、思考: 小明和小剛同時各拋一枚硬幣,這兩枚硬幣落地后如果朝上的面相同,算小明贏;朝上的面一正一反,算小剛贏。這樣的游戲規則公平嗎?為什么? 可先讓學生猜一猜。再互相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全班交流的時候,適當板書: 正正、正反;反反、反正 有2次出現是一樣的,2次是不一樣的,所以是公平的。板書設計: 練習設計: 教后記:參加備課人員
四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