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引導學生說出這個豎式多了一條虛線,并且只算了一步。
教師:先來研究這條虛線,哪個同學能猜出這條虛線表示的意思?
引導學生說出這條虛線把470和40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47乘4,另一部分是兩個0。教師:47×4和470×40的結果一樣嗎?
學生:不一樣。
教師:哪一個算式的乘積小?
學生:47×4
教師:算一算47×4的結果。
學生算出47×4=188。
教師:和你們前面算出的結果比,小多少?
學生:188比18800縮小了100倍。
教師:能解釋縮小100倍的原因嗎?引導學生思考出縮小100倍的原因是47比470縮小了10倍,4比40縮小的10倍,一共縮小了100倍。
教師:為了保持積的大小不變,小明對47×4的積作了什么處理?
學生:把47×4的積188擴大100倍。
配合學生的回答,教師作如下的板書:
教師: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小明的計算過程?
學生:小明是把470和40分別縮小100倍,先算47×4,算出結果后,再把乘積擴大100倍。
教師:這種算法和我們前面的算法比較,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這種算法要簡便得多。
教師:如果用另一種算法該怎樣算?
學生:先算23×4,再在它的乘積后面添兩個0。
教師:如果算380×87呢?
學生:先算38×87,再在乘積后面添一個0。
教師:為什么前一個算式要添兩個0,后一個算式只添一個0呢?
學生:因為前一個算式是縮小100來算的,后一個算式只縮小了10倍。
教師:你認為末尾有0的乘法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引導學生歸納出: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乘完以后,看因數末尾一共有多少個0,就在乘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教師:用這種方法算一算230×40,380×87,63×250。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第8題,要求學生先估算出結果,再進行筆算,看筆算結果。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第5題,要求學生先判斷對或錯,然后對錯誤的題說一說錯的原因,并說一說防止的方法.
四、課堂小結(略)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四第6、7題。
解決問題(一)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74頁例1,課堂活動第1題,練習十五第1~4題。
教學目標
1.能應用本單元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解決問題,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教師:我們在前面學習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估算和筆算,這些知識在生活中都應用得相當廣泛。這節課我們就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1。
引導看例1的情境圖。
教師:從圖上你知道些什么?
引導學生在情境圖中找出條件和問題,并隨學生的回答用下表對條件和問題作如下的歸納:方案一10枝裝一盒,每盒25元,買1盒送1枝。方案二零售每枝3元。買46枝至少要多少元?
教師: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在有多種購買方案的情況下,首先要對兩種方案進行比較,看哪種方案比較合算。
引導學生比較后發現,零售10枝需30元,比買整盒的貴并且還沒有贈送,由此制定出能買整盒盡可能地買整盒鉛筆的購買策略。
教師:這樣買46枝鉛筆時要考慮些什么問題呢?
學生討論后回答:(1)買46枝鉛筆可以先買4盒鉛筆;(2)買4盒鉛筆后可以得到4枝鉛筆的贈送,因此單枝鉛筆不用再買6枝,只買2枝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