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教師:我們在進行估算時,有時要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進行估算。比如下面這個題目,你認為采用哪種估算方法更適合呢?為什么?
出示:動物園每張門票45元,496個小朋友去參觀,大約需要準備多少錢?
引導學生討論出用第一種估算方法較好,因為第一種方法把兩個因數都看大了一點,這樣估算出來的結果肯定大于45×496的結果,還有多余的一點錢,在參觀旅游中可以防止意外發生。
教師:我們在進行估算時,可以靈活地選擇估算方法。但在具體實際生活中,要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進行估算。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第76頁課堂活動1、2題。
四、課堂小結(略)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四第5~10題。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一)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78頁例1,第79頁上的議一議及課堂活動,練習十五第1~2題。
教學目標
1.經歷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掌握做工問題中的基本數量關系,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遷移類推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進一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口算。121×2=121×10=216×1=301×2=304×10=304×10=112×30=112×40=
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并抽兩道題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教師:這節課我們就用這些知識來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板書課題: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點評:通過相關?
二、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初步計算。
引導看例1情境圖,讓學生說獲取的信息:“張阿姨每時采摘123kg臍橙,她在果園里工作了32時;李叔叔每天包裝324筐臍橙,他在果園里工作了27天。”
教師:從圖中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1:張阿姨32時采摘臍橙多少千克?
學生2:李叔叔一共包裝臍橙多少筐?
教師:解決第一個問題應怎樣列式?
學生:123×32。
教師:你能估一估張阿姨32時大約采摘臍橙多少千克嗎?
學生1:把123看作100,32看作30,我估計大約3000kg。
學生2:把123看作120,32看作30,我估計大約3600kg。
教師:張阿姨實際采摘的臍橙比3000kg多還是少呢?
學生:略。
教師:通過估計,可以判定她采摘的臍橙至少也在3000kg以上,但是,張阿姨究竟采摘了多少千克臍橙,123×32的積又是多少?大家會算嗎?你準備怎樣計算?
學生1:我用的是口算,先用123×30=3690,再用123×2=246,3690+246等于……
教師:的確,要讓每個同學口算出123×32的積,實在有些困難,還有別的方法嗎?
學生2:最好的方法是用筆算。
教師:為了計算更加準確,我們常用豎式計算,這也是這節課我們要重點研究的問題。
(2)嘗試筆算
教師:以前在我們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那么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該怎樣列豎式計算呢?請你們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嘗試計算一下123×32的積,遇上困難可以向老師和同學求助。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情況,學生可能會有以下兩種演算過程:①123②123×3234×6322463693936369615學生討論,同意第一種算法。
(3)探究明理。
教師:能說說你為什么要這樣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