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學生2:4×3=12,然后再在12后面添3個0,就是1。
小結:同學們的想法都不錯,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可以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乘完后看因數的末尾一共有多少個0,就在乘得數的末尾添加幾個0。
(2)課堂活動,及時鞏固。
教師:請同學們做第77頁的口算,答案填在書上,之后抽學生說一說口算過程,集體訂正答案!然后教師與學生或者學生與學生之間按課堂活動中的第二題對口令,以達到熟練程度!
2.探索積的變化規律。
(1)教學例2。
教師:下面我們再來研究這樣一個問題。請看例2,請大家把這道題做在書上!
(抽一名學生板演)
教師:從這組算式中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討論)
教師:請大家觀察,5×3變成50×30,因數發生了什么變化?
學生:第一個因數擴大了10倍,第二個因數也擴大了10倍。
教師:積有什么變化?
學生:積擴大了100倍,也就是10×10=100倍。同法教學從5×3變成500×30的變化規律。
(2)師生共同小結。
(小黑板出示)一個因數擴大10倍,另一個因數擴大10倍,積就擴大()倍;一個因數擴大100倍,另一個因數擴大10倍,積就擴大()倍。
(3)及時鞏固。
根據24×3=72直接寫出下列算式的積。240×3=240×30=240×300=
學生口答,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嘗試運用,鞏固提高
1.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四第1題,然后以開火車的形式公布答案,最后選兩道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四第2題,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然后選一組讓學生說說這當中積的變化規律是怎樣的。
四、課堂小結(略)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四第3、4題。
口算和估算(一)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65頁例1,課堂活動第1題第1、2小題,練習十三第1、2題。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能熟練地進行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2.感受口算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聯系現實生活理解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意義;經歷口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在探索中獲得成功體驗,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引導觀察單元主題圖。
教師:從圖中你發現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看圖提出數學問題后,教師指出,要解決這些問題都要用到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教師:在研究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之前,我們先來看這樣一個問題。引導觀察例1的情景圖。
教師:看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25元一張的籃球賽門票,買3張一共要多少錢?
教師:能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能解決,這是求3個25元是多少元,用25×3就知道了。
教師:會算25×3嗎?
學生:我們會筆算25×3。
教師:可是筆算25×3需要筆和紙呀,看看圖上這個小朋友,他有筆和紙嗎?引導學生觀察圖后,發現確實沒有紙和筆,這時學生可以想出一些辦法,比如向別人借紙和筆等。
教師:同學們想這些辦法也可以,但是如果周圍的叔叔阿姨都沒有紙和筆呢?也可能沒有這么多時間來慢慢地進行筆算。所以,我們只掌握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還不夠,生活中還要求我們進行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教師:怎樣口算25×3呢?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再小組進行交流。
學生討論時,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