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白發誰家翁媼?”翁,老翁。媼,老婆婆。這是誰家的老翁、老婆婆呢?
“大兒鋤豆溪東”。這句的意思是:大兒子在小溪的東邊鋤豆子。
“中兒正織雞籠”。這句的意思是: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無賴,無聊,無所事事。這句的意思是:最可喜的是小兒子感到無聊,趴在小溪岸邊剝著蓮蓬。
今天讀到“茅檐低小”“白發翁媼”時,我們眼前出現的畫面也許有些凄涼、衰敗,但和“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以及三個兒子的活動聯系起來,傳達給我們的則是一幅溫馨、充實、和諧。辛棄疾用極其簡練的文字,勾畫了一幅古時南方農人依山水而居,勤于農時,滿足、悠閑的生活畫面。
【教學建議】
1、揭示本單元的閱讀主題——追尋、享受童年的快樂。
“童年是一張白紙,可以繪出最美的圖畫,可以寫出最感人的詩文。童年是一片土地,可以種出各種莊稼,開出各種鮮花,也可以長出茂盛的森林。”這是音樂家劉熾對童年的一段描述。其道出了童年的美好,也暗含了童年的多彩和多變。現在和古時候的孩子相比,中國和國外的孩子相比,也許會有不同。下面,先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八百多年前的宋代,看那時候的孩子玩些什么。
2、這兩首古詩詞除個別語句之外,大部分詩句并不難懂,因此,完全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自主讀書、交流討論。
(1)教師揭示古詩,請學生自己閱讀,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請同學老師幫助。
第一首詩中“籬落”“陰”“急走”不容易理解,教師要格外關注。
第二首詩中“茅檐”“醉里吳音相媚好”“無賴”不容易理解,教師可作必要指導。
3、讓學生說說讀了詩句,自己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古人的哪些生活情景讓自己感覺很有趣?
閱讀著詩句,我們會覺得一幅幅優美的田園風光圖歷歷展現在了我們眼前……
籬笆疏疏,小徑幽深。籬笆一旁的樹木,枝頭正吐露著新芽。不遠的油菜地上,油菜花金黃一片,蝴蝶翻飛,到處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而就在這樣的情景之中,一雙兒童正追逐著飛舞的蝴蝶。而黃花與黃蝶的視覺上的錯誤,給兒童造成的“飛入菜花無處尋”結果,可謂是楊萬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的點睛之筆,這是春樹、春花、春蝶與青春年少的兒童構成的完美與和諧。
辛棄疾的詩詞以豪放見長,而這首《清平樂•茅檐低小》卻呈現出自然清新的風格。它不僅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宋代農村的生活圖景,更把一種生活的情趣蘊涵其中:酒醉中和老婆婆打招呼“相媚好”的老翁,還有“溪頭臥剝蓮蓬”的小兒,都具有非常鮮明的性格特點,使得我們也禁不住想走進詩句,走進畫面,與那老翁,與那小兒攀談一番……
4、朗讀、背誦古詩。
5、擴展閱讀一些描寫兒童生活的其他古詩詞,培養孩子閱讀古詩的能力。如楊萬里的《稚子弄冰》,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
6、建議本課教學兩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帳、玻、扇、偏、璃、鷹、爍、鶯、蝠、蝙”等10個生字。
2、抓住“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天窗給鄉下孩子們帶來的無盡遐想和無窮快樂。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