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孩子們可能說這場最球賽“好玩”“快樂”“有意思”。教學時,教師就從孩子的初步感受入手,讓孩子結合課文談球賽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好玩”“快樂”“有意思”?
這一過程要讓學生通過充分的自主閱讀獲得體驗,凸現個性化行為。過程中可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了解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再讀課文,談感受獲得情感體驗。結合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作者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表達出快樂的氣氛,使聽者受到感染。
2、擴展練習。
(1)可以嘗試讓學生為詩歌配解說詞。
示例:
各位聽眾,各位觀眾,今天為大家轉播的是一場特殊的兒童足球賽。說它特殊是因為:一、人數不定,隨到隨上;二、場地無界,只要你跑得夠快夠遠,無所謂出界不出界;三、沒有裁判;四、……你看,沒有宣布,球賽已經開始了!,讓我們還是馬上關注球賽吧!
你能像宋世雄、黃健翔那樣為這場球賽當解說員嗎?請學生為自己感性的小節配解說詞。
(2)還可以嘗試用詩歌的形式描述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只要做到押韻、句式大致整齊就好。
示例:
小弟和小貓
柯巖
我家有個小弟弟,
聰明又淘氣,
每天爬高又爬低,
滿頭滿臉都是泥。
媽媽叫他來洗臉,
裝沒聽見他就跑;
爸爸拿鏡子把他照,
他閉上眼睛格格地笑。
姐姐抱來個小花貓,
拍拍爪子舔舔毛,
兩眼一瞇“妙,妙,妙,
誰跟我玩,誰把我抱?”
弟弟伸出小黑手,
小貓連忙往后跳,
胡子一撅頭一搖,
“不妙不妙!太臟太臟我不要!”
姐姐聽見哈哈笑,
爸爸媽媽皺眉毛,
小弟聽了真害臊:
“媽!媽!快給我洗個澡!”
3、建議本課教學一課時。
【參考資料】
兒童詩的特征
兒童詩是指以兒童為對象的,符合兒童的心理和審美特點,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練、有韻律、分行的語言來表情達意的一種藝術形式,也包括兒童為抒懷而創作的詩。其反映的生活內容、所進行的藝術構思、所展開的聯想和想象、所運用的文學語言等等,都必須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必須是兒童所喜聞樂見的。
(一)飽滿的兒童情感。
抒情,是詩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兒童詩也不例外。但由于它的讀者對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詩歌的情感必須從兒童心靈深處抒發出來,逼真地傳達出孩子們那種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讀者感情上的共鳴。例如,圣野的《夏弟弟》,詩人把夏天比喻成愛爬竿子的綠孩子,由衷地贊美他給我們帶來了“多么可愛的綠顏色!”表面上詩人在贊美大自然那綠的生命力,實際上是在贊美“為了/祖國四個現代化,在灑滿綠陰的窗口,勤奮看書的學生,……”這些學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滿綠意的風景。
(二)兒童式的豐富想象。
兒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聯想的,他們總是用自己創造性的想象來認識并詮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們通過想象而詩化的世界里,花兒會笑、鳥兒會唱、草兒會舞、魚兒會說……。因此,兒童詩必須以符合兒童心理的豐富想象創造優美的意境,抒發兒童的童真童趣,讓兒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開想象的翅膀,感悟詩的題旨。這就要求兒童詩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靈和兒童對話。如邵燕祥的兒童詩《小童話》:“在云彩的南面,/那遙遠的地方,/有一群樹葉說:我們想/像花一樣開放。/有一群花朵說:我們想/像鳥一樣飛翔。/有一群孔雀說:我們想/像樹一樣成長!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