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反思
三.重視學生的綜合訓練,提高學生的整體思維。
在學生學會找準關鍵句、分析關鍵句的基礎上,還要結合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基礎性、綜合性等訓練。在教學中我多次通過訓練學生的基礎表達拓展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來,學生學的輕松、愉快、有效。如通過基礎訓練:蘋果是梨的2.5倍,如果梨是x 千克,那么蘋果和梨一共有( )千克,蘋果比梨多( )千克,梨比蘋果少( )千克……,類似這樣的題目,讓學生弄清每一個式子所表示的意義,長期用短時間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對這樣的實際問題解決時就能熟能生巧。不僅如此,還通過適當的變式題目,訓練學生的綜合思維,適當提高學生的解題難度,促進學生的思維不斷得到提高,讓學生比較、交流與思考,通過比較和思考發現題目的差別,找出題目中兩組人數差的共同點,找到解題的共同處,對學生直覺頓悟思維有了很好的幫助和提高。
最后跟孩子們一起回顧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整個過程,并總結出了六步曲:想數量關系式——寫設句——列方程——解方程——寫答句——檢驗。教學中我反復訓練學生的直覺思維,讓學生在學習、辨析、交流與反饋表達中使學生的思維不斷開闊,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尤其要說的是第一單元方程的教學中,教材只涉及到了x+□=□、x-□=□、x□=□以及x÷□=□這四種類型方程的解答,然而如果在我們的課堂上只允許孩子們出現這幾種類型的話總感覺會禁錮孩子們的思維,而要發展孩子的思維的話勢必會出現類似□-x=□和□÷x=□這兩種類型的方程,特別是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經常會列出這樣的方程。如何解決呢?我認為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還是很重要的,決定教給孩子們。即:(1)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2)被減數=差+減數;(3)減數=被減數-差;(4)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5)被除數=商除數;(6)除數=被除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