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設計(通用2篇)
“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教科書第8頁例7的內(nèi)容。教學目的:⑴在具體的情景中,獲得獲取數(shù)量關系的方法,能根據(jù)題中數(shù)量間的關系正確列方程解決問題,并掌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考方法。⑵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經(jīng)歷將情景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的過程,積累將現(xiàn)實問題數(shù)學化的經(jīng)驗,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發(fā)展思維能力。⑶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中,養(yǎng)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等習慣,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yǎng)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教學流程:一、解決問題,揭示課題。⑴出示下題。一塊長方形試驗田的面積是960平方米,如果長是40米,那么寬是多少米?⑵獨立解決問題。學生在自備本上解決問題。⑶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揭示課題。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960÷40=24米;40x=960,x=24;960÷x=40,x=24等等。揭示課題——解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二、以例題為載體,展開新課。⑴出示例7。讓學生介紹獲得的數(shù)學信息,目的理解圖中的意思。⑵自主列方程解決問題。自主練習,同時有同學板演。⑶介紹解決方法,明確思路。交流列方程的思路。適時小結(jié):抓住關鍵句獲得數(shù)量關系,列出方程。關鍵句是:小剛的跳高成績比第一名少0.06米;數(shù)量關系有:小軍的成績-小剛的成績=0.06米,小軍的成績-0.06米=小剛的成績,小剛的成績+0.06米=小軍的成績;相應的方程是:x-1.39=0.06,x-0.06=1.39,1.39+0.06=x。⑷師生評價,選擇解法。以問題“你喜歡哪個方程?為什么?”為載體,展開交流活動,形成共識:一般選擇1~2兩種方程。⑸學習解題格式。自學例7,明確解題格式。一般分為“寫設句——列方程——解方程”三大步。⑹小結(jié),完成試一試。小結(jié):方程解決問題的特點,將已知量和未知量放在一起思考。完成試一試。三、完成課堂作業(yè),內(nèi)化列方程的思考方法。⑴完成第9頁的練一練。⑵完成練習二的5~6題。
“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設計 篇2
[導讀]初學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數(shù)量關系即使隱蔽一些,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用算術方法解決都不太困難。相反地,學生會認為列方程解決實際實際問題寫的字太多,太麻煩,會以為這是多此一舉,這是學生學習本課內(nèi)容時一般都會存在的心理障礙
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8~11頁,例7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二第5~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景中,根據(jù)題中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能正確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掌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考方法。
2.使學生在經(jīng)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方程的過程中,積累將現(xiàn)實問題數(shù)學化的經(jīng)驗,進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應用價值。
3.通過學習,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理解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考方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環(huán)節(jié) ㈠ 導 入 談話: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方程,學會了解只含有加、減或乘、除法一步計算的方程。那學習方程有什么用呢?用處可大了!在你今后的學習中,特別是到了中學、大學階段,會經(jīng)常用到方程。在實際生活中,用方程、解方程的方法也能把一些分析數(shù)量關系比較困難的問題,很容易地用列方程、解方程的辦法解決。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板書課題: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初學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數(shù)量關系即使隱蔽一些,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用算術方法解決都不太困難。相反地,學生會認為列方程解決實際實際問題寫的字太多,太麻煩,會以為這是多此一舉,這是學生學習本課內(nèi)容時一般都會存在的心理障礙。鑒于此,教師進行這樣的學習動員,從今后的數(shù)學學習和解決生活問題兩個方面闡述學習新知識的必要性,對于克服上述心理障礙會起到作用 ㈡ 自 主 探 索 , 合 作 交 流 ; 對 比 歸 納 , 掌 握 方 法 1.指導觀察,明確題意,列式解答。 ⑴出示例7情景圖。 師:看畫面中你獲得那些信息?從“小剛跳高成績比小軍少0.06米”中你知道其中含有什么數(shù)量關系嗎?小組交流列出不同的數(shù)量關系式:(生答師板書) ①小軍的成績﹣小剛的成績=0.06米 ②小軍的成績﹣0.06米=小剛的成績 ③小剛的成績﹢0.06米=小軍的成績 師評價:同學們真愛動腦筋,想出這么多的等量關系式,都符合題意,真了不起! ⑵引導學生分析各數(shù)量關系,并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①列方程。 師問:運用數(shù)量關系解題時,哪個量是未知的?在小軍的成績上打“?”,并在“小軍的成績”下寫x。然后板書: 解:設小軍跳高成績是x米。 x﹣1.39=0.06 x=1.39﹢0.06 x=1.45 學生獨立解完后,師指出在“解:設…”時,已經(jīng)設了“x米”,因此,求出的x值不寫出單位名稱。 ⑶檢驗。 師:你是怎樣檢驗的?引導學生用以下兩種方法進行檢驗: ①代入方程檢驗,是不是方程的解。 ②代入題中,檢驗是否符合題意。 ⑷交流尋求不同的算法。 師:這道題還可以怎樣列式?根據(jù)什么等量關系? (小組交流)得出方程:②x﹣0.06=1.39;③1.39﹢0.06=x。并板書在另外兩個數(shù)量關系式下。 師:你喜歡哪個方程,為什么?(同桌交流) 師引導①②方程都可以,③這樣的方程不能體現(xiàn)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特點,所以,一般不要這樣列。而且平時解答時只要選一種等量關系,列一個方程即可,不需要列多種方程。 2.對比歸納掌握方法 出示問題,請同學看完書回答: ⑴列方程關鍵要找什么? ⑵列方程格式怎樣? ⑶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特點是什么? 自學,討論后得出: ⑴抓住關鍵句,獲得正確的等量關系式,列方程。 ⑵方程格式一般分為“寫設句—列方程—解方程”三大步。 ⑶列方程是將已知數(shù)量和問題放在一起思考。 三、運用方程法解決問題 1.“試一試”明確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完成解答。 2.完成“練一練” 這兩題先找學生找題中的等量關系,獨立列式解答檢驗。 3.完成“練習二5、6、7”題。 ①第5題,根據(jù)題意找等量關系列方程。 ②第6、7題,學生獨立解答,再組織學生交流,讓學生說出自己列方程的思考過程。 由以前算術法解決實際問題到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是學生認知和技能的一次跨越。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彼此啟發(fā)。其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準確地找出數(shù)量間相等關系。同時,通過對比歸納明確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和步驟。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這樣一組練習,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由易到難,學生能準確地掌握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并能靈活的選擇檢驗方法。 ㈣ 總 結(jié) 評 價 , 拓 展 延 伸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本節(jié)課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列方程解決問題和用算術方法比有什么不同? 2.補充練習。出示習題課件 ⑴黑兔有150只,是白兔只數(shù)的2倍,求白兔有多少只? ( )的只數(shù)2=( )的只數(shù) ⑵小軍的體重35千克,比爸爸輕31千克,爸爸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 )的體重-31千克=( )的體重 讓學生談收獲,是對本課知識的梳理和深化,可以很好將所學知識納入到學生原有的認知結(jié)構中。 通過補充練習,能使學生熟練掌握找題中等量關系的方法,既強化了知識,又拓展了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