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決簡單問題練習課”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教科書第10~11頁5~12題的內容。
教學目的:
⑴繼續學習用列方程解決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思考數量關系的多種方法。
⑵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將情景問題抽象等式規律的過程,積累將現實問題數學化的經驗,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發展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⑶學生在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等習慣,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流程:
一、回顧導入,揭示課題。
⑴回顧解決問題的思路。
思路:找數量關系——列方程。
關鍵句中找數量關系:小剛的成績比小軍的成績少0.06米;一頭藍鯨的重量是一頭非洲象的33倍。
方法:比較法,根據相差數和倍數想數量關系式;改寫法,將文字改寫成數據和符號。
⑵揭示課題——繼續學習列方程解決問題。
二、以習題為載體,內化新知。
⑴自主解答6、7兩題。
解答完后,交流反饋。重在反饋思考數量關系式的方法。
⑵口答下題,感受獲得數量關系式的思路。
根據總數(加法關系)想數量關系式,推想由部分數變化出其他的數量關系式;根據情景思考數量關系式;根據總數(乘法關系)想數量關系式,推想由部分數變化出其他的數量關系式;類比出倍數關系列出數量關系式。
⑶課堂作業。
練習二中的9~12題。
⑷班級交流。
矯正答案;重點反饋第12題;完成第8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