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數學第三單元:分數教案
2、在探索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結論的合理性做出有說服力的說明,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試圖尋找其他方法。
3、能夠主動參與教師組織的數學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情境,經歷假分數與帶分數的產生過程,理解“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意義,能正確讀寫假分數、帶分數。
教學難點:用假分數和帶分數表示同一事物,理解假分數與帶分數的關系。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圓形紙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課件出示圖片,并配上故事:唐僧師徒四人沿著西天取經之路一直行進,一天,他們來到一個人家較少的村莊,豬八戒出去化緣,但整個上午,他只化得3張餅,這下可難壞了豬八戒,急得他抓耳撓腮,不知如何解決。“3張一樣大的餅平均分給4 個人,該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呢?”豬八戒想請大家幫忙解決“分餅”這個問題,大家愿意幫這個忙嗎? (板書課題:分餅)
二、探究新知。
活動一:
1、請同學們拿出3張大小一樣的圓形紙片代替3張餅,幫豬八戒分一分。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內交流分法及分的結果。
2、 匯報成果。
①、先把一張餅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一張餅的 ,即 張,然后再分第二張和第三張,這樣每個人共分得3個 ,就是 張。(學生邊說邊演示。)
②、把3張餅疊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一份,一份就是3個 張,合在一起就是 張。(學生邊說邊演示。)
鼓勵剛才沒有想到這兩種方法的學生用,動手嘗試一下這兩種方法。
活動二:
1、繼續講故事:同學們,你們為豬八戒解決了難題,豬八戒高興極了,因為他掌握了分餅的方法,以后不用再為分餅的問題而憂愁了。由于心情好,下午化緣的時候,豬八戒更賣力了,到了傍晚時分,豬八戒已化緣了9張餅,他高興地往回走,走著走著,他突然又想到了一個問題:“9張餅平均分給4 個人,每人又分到多少張餅呢?”豬八戒想了想,用剛才你們教他的方法,不一會兒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同學們,你們能猜出豬八戒是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的嗎?你們可以利用手中的圓片,通過剪、拼、畫等方法來驗證一下,同時在小組內說一說你的想法和驗證的結果。
2、匯報交流。
①、按照第一種分法,一張一張地分,分得9個 ,是 張。
②、按照第二種分法,9張餅疊在一起分,分得9張的 ,就是 張。
③、先分8張,每人分得2張,再分1張,每人再分得 張,合起來就是2張和 張。
教師示范講解:2張和 張,用分數怎么表示呢?先寫整數2,再寫分數 ,分數緊挨著整數,分數線要對齊整數中間。寫作:2 ,讀作: 二又四分之一。
請同學們齊讀兩遍,然后再寫一寫,看誰寫得又快又美觀。
提出疑問:(指著兩組圓片) 與2 相等嗎?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認識。
3、通過觀察分數的各部分,它們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特點,如“ , , , , , , , ,”與1相比較大小,了解“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之間的關系。
教師總結:
像 , , , ,…這些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請同學舉例。
像 , , , ,…這些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或者等于1。請同學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