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下語文第二單元教案
⑶ 感受園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節):① 思考: 從這兩段話中讀出了什么?是從哪些句子讀出來的?② 交流、討論:凡是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愿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 個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③ 重點朗讀17小節,體會其中的自由和快樂。⑷ 有感情地朗讀后面三段話,通過適當的語氣把“我”的快樂心情讀出來。 四、回歸全文,領悟寫法思考:作者為什么能將她的童年生活寫得那樣有趣,真實,吸引讀者?五、布置作業,課外延伸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興趣的,還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2、摘抄課文中體現童真童趣的句段。3、課外閱讀有關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爾基的《童年》,為口語交際學習作準備。六、練習設計1、理解下列句子:⑴ 這榆樹在園子的西北角上,來了風,榆樹先呼叫,來了雨,榆樹先冒煙。太陽一出來,榆樹的葉子就發光了,它們閃爍得和沙灘上的蚌殼一樣。 ⑵ 凡是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樹都會發出聲響;叫一兩聲,好像對面的土墻都會回答。2、讀了這篇課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3、擴展練習:我覺得祖父的園子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板書設計】7 祖父的園子栽花拔草、鏟地摘瓜
“我”在后園吃黃瓜、追蜻蜓、捉螞蚱、揚水“下雨”
(童年生活難以忘懷,使人向往)總 第17、18課時
課 題
8、童年的發現
教學目標1、認讀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天賦”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4、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點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我”發現了什么,重點了解“我”是怎么發現的。2、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1、回憶自己童年的“發現”。2、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教 學 過 程 (第 1 課時)
一、讀題質疑,激發興趣
難忘的童年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得成長著,有笑,也有淚;有喜,也有憂……今天我們學習《童年的發現》,不知它又能帶給我們哪些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