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爺爺的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識“倆、摘”等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語句的不同語氣。
3、感知“地心引力”的科學常識,有探索科學奧秘的愿望。
教學準備:
1、生字學習課件,楊利偉登太空的課件。
2、“磁石引力實驗”的實驗用具。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舉起你們的小手。
我們再看看窗外,大樹的手在哪?
太陽的手呢?
地球爺爺有手嗎?地球爺爺的手又在哪兒呢?(板書課題)
二、自主識字
1、回憶記字方法。
師:讀兒歌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生1:讀拼音。
生2:問別人。
生3:查字典。
生4:根據前后文猜字。
師:現在你們就和小組內的小伙伴一起讀讀課文。邊讀邊把課文中的生字畫下來,多讀幾遍,想想有什么好辦法記住他們。
2、生自主識字,合作學習。
小組長把生字卡片拿出來,帶領小朋友再認一認,考一考。
3、檢測。(課件出示生字桃樹圖。)
桃樹上結滿了又大又紅的桃子,讀準了字音就能摘到它。(點擊課件,“桃子”落地,變成一個個生字。)
多種形式認讀生字、記住字形、學會組詞。
(1) 倆:看圖猜字。(圖中有兩個人)
(2) 引:猜字謎。(一張弓)
(3)摘、踢:做動作。
現在誰來說說這兩個字為什么是提手旁和足字旁?
拓展練習:還可以摘( ) 踢( ) 跳( )
(4)還有什么辦法記住其它的生字?(歸類法,加一加,減一減)
(5)演示課件。又有一些生字寶寶來參加我們的活動啦(課后要求會寫的字)!在下面的生字里給它們找找朋友(連線)。
踢 樹
玩 才
跳 耍
桃 球
剛 高
三、 讀文感悟
1、讀全文。
(1)在課文中認生字,請小朋友來讀讀課文,把字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2)繼續課件演示:桃子落地。
看,桃子又掉了,是怎么回事呢?學了這篇課文,就知道了。
(3)指名說在這棵大桃樹下,發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
2、學習1-9自然段。
(1)這篇課文共有多少個自然段?
(2)1-9自然段中,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一讀,可讀給同桌或小組內的同學聽,互相評議,看誰讀得既正確又流利。讀得好,給自己畫一個笑臉,讀得特別特別好,畫兩個笑臉。
(3)圖文結合,邊讀邊練,注意朗讀時的語氣。
小兔:①有禮貌--第六自然段;②奇怪--第九自然段
小猴:①歡快--第二自然段;②請求、有禮貌
猴爸爸:慈祥、和藹--第七自然段
(4)小猴對正在樹上的猴爸爸說:“爸爸,請您給我們摘幾個桃子,好嗎?”
猴爸爸還沒有回答,也沒有動手,只見幾個桃子自己從樹上掉了下來。
指導對話時,突出“摘”、“掉”,讓孩子在讀的過程中質疑并激發思考的興趣:桃子沒摘怎么就掉下來了?
3、學習10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
學生讀好地球爺爺的話,教師重點指導。
地球爺爺:聲音緩慢,粗壯有力
(2)借助實驗,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地心引力”。
a、請小朋友用吸鐵石來吸一吸鐵皮、鐵釘,看看有什么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