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地球爺爺的手》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地球爺爺的手》是《國標本(人教)語文》一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它以童話的形式,通過桃子落地的事,生動活潑地告訴人們“地心引力”這一科學常識,引導學生留心身邊的科學,愛科學,學科學。
【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要一年級小學生達到這個理想目標還不太可能,因此教師的有效引導顯得更為重要。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
3、自讀自悟,感受閱讀的樂趣。陸桴亭說:“人性中皆有悟……如石中有火,必敲擊不已,火光始現。”在閱讀中為學生留出時間,留出空間。《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明確要求:“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學中,盡量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同時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學奧秘產生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倆、摘”等7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有請求語氣的句子。
3、能讀懂課文的內容,對“地心引力”現象發生濃厚的興趣,并大致了解這一科學常識;從而對身邊的一些科學現象探求的欲望更強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
板書課題:31地球爺爺的手(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師:地球爺爺在跟我們打招呼呢,讓我們來讀讀地球爺爺的故事吧!
2、認讀本課生字,演示生字課件。(師:桃樹上結滿了又大又紅的桃子,小猴看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可想吃了。我們來幫小猴摘桃子吧,只要讀準了字音就能摘到它。)
(1)自由認讀生字。
(2)指名讀,學生想讀哪個就讀哪個,讀對了,其他學生跟著讀2遍。【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創設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點擊課件,“桃子”落地,變成一個個沒帶拼音生字。
3、認讀沒有拼音的生字(指名讀,齊讀,小組讀,男女讀。)
4、讀詞語,記生字。(做動作,加一加,減一減)
師:小猴非常感謝你們,給你們送來了幾個又大又紅的桃子,但是它要送給認識他們的小朋友。(認讀詞語,接著記生字)
三、讀中生思,讀中感悟
1、在這棵大桃樹下,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一起去聽聽吧!課件出示l~9節文字,并教師配音范讀。
2、聽了課文朗讀,說說你知道了什么,你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學而不思則罔”,質疑是思維的火花;質疑應該從一年級開始培養。】
四、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球、玩、樹、剛
2、仔細觀察這兩個字有什么不同之處。
3、說說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4、師范寫,生書空。
5、學生在書上先描后寫。
6、投影展示學生的一份作業,評一評。
板書設計:
31地球爺爺的手
地心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