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版第八冊 第三課 《家鄉美》教學參考
(可以用筆在教材的歌詞上標出,獨、合……)
4.請大家談談:哪句是獨唱( 哪個聲部 )?哪句是合唱?合唱有沒有區別?
師生討論。(先是合唱、然后是女聲獨唱,中間還有女聲伴唱。合唱形式有一種是女聲合唱,另一種是男女聲的混聲合唱。)
5.再聆聽一次,進一步體驗這些演唱形式,以及速度的變化與歌曲的情緒表達有什么關系?這需要靜靜地聽、深深地思考。
6.請大家發表見解。
7.合著歌聲即興表演。
8.小結:對東方明珠的贊頌,不僅是一個人、一群人,是全國人民、男女老少對家鄉、對祖國的眷戀之情。
表演《楊柳青》 教學基本要求
1.民歌往往用當地的地方語言來演唱更為親切動聽,因為民歌就是當地人民的口頭音樂創作。《楊柳青》是江蘇一帶流傳很廣的民間小調,它里面的襯詞就是當地的地方方言。歌曲表達了江蘇人民對家鄉的熱愛。
2.欣賞《楊柳青》的演唱。
設問:我們班上是否有江蘇人。你聽到過這首民歌嗎?你能哼唱嗎?
3.輕輕地跟著錄音哼唱一次。
先把詞單獨練習念幾遍,然后再跟錄音哼唱。
4.學唱曲調:
(1)可以分句學唱,但要注意樂句的完整性。
(2)設問:曲調由哪幾個音構成?(1 2 3 4 5 6 )
(3)第二樂句、第三樂句的附點八分音符要唱好。
(4)設問:曲調中出現幾次?在出現時,可以按節奏輕輕拍手。
(5)完整地、歡快地唱全曲。
5.學唱歌詞:
(1)朗讀歌詞。按節奏讀歌詞,尤其是襯詞要讀得流暢。
(2)把歌詞填入曲調后歌唱,注意情緒與速度。
(3)如班上有江蘇的學生,請他教大家方言,然后用方言演唱。
6.表演歌曲:
(1)在處,兩人用豎笛輕輕相碰三下,也可用木質的打擊樂器打擊三下。
(2)選擇打擊樂器,編創節奏型,為歌曲伴奏。
7.小結:江蘇風格的民歌,江蘇人民唱自己家鄉的歌。
表演《大雁湖》 教學基本要求
1.直接切入:《楊柳青》是江南地區的民歌。現在我們要學北方內蒙古地區的民歌《大雁湖》,由于南北地區的不同,民歌風格也完全相同,
2.欣賞《大雁湖》范唱。
設問:你能聽出南北民歌的不同的風格嗎?
(南方曲調較平穩,北方曲調多大跳,……)
3.朗讀歌詞,熟悉歌曲內容,激發學生對大西北的熱愛。如果有內蒙古的學生請他談談家鄉風光。
4.跟隨錄音哼唱歌曲數次,個別句子練唱。要注意樂句的完整性(4小節一句)。
5.在歌曲基本會唱的基礎上學唱曲調(因為該歌的大量的切分節奏,學生不易掌握)。在學曲調時,擬用點譜法,學生跟著教師的指揮棒(教棒)點譜學唱。能唱準即可(為以后學習切分節奏作感性鋪墊)。
6.把2/4拍改編成3/4拍:
(1)各組討論自編,也可自由結合自編。
(2)交流自己的改編創作,選出一、二首改編較流暢的曲調,把歌詞填入。
(3)按順序唱歌。
7.小結:把民歌作改編創作,又是另一種樂趣
聲樂演唱形式
1.獨唱
童聲:童高音、童低音。
女聲: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男聲: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2.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