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版第八冊 第三課 《家鄉美》教學參考
同聲:童聲合唱、女聲合唱、男聲合唱。
混聲:四聲部混聲合唱、八聲部混聲合唱。
3.圖解,男女臉部,同時唱不同曲調(二個圖形譜)。
小小音樂會:唱唱自己的家鄉美
各人自薦,并把好歌介紹給大家,把抄下來的歌匯總,選精彩的、大家喜歡的歌,匯編成冊,每人一本。
教 學 建 議
本課內容擬用三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學唱《楊柳青》、《大雁湖》。
第二課時:聆聽《故鄉是北京》、《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
第三課時:聆聽《東方明珠》;“唱唱自己家鄉美小小音樂會”。
教 材 分 析
1.歌曲《故鄉是北京》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敬仰的圣地。而生長在北京的人們則對這座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現代化城市更具有深厚的感情!豆枢l是北京》這首歌曲正是傾吐了生長于北京的人們對鄉土懷戀的情緒。歌曲既描述了北京古城的傳統景物(如天壇、北海、蘆溝橋等),也展現了現代都市的風貌(如高樓大廈、旋轉廳、電子街的機房等)。但歌曲更以最普通而又最富代表性的事物——四合院和油條、豆漿、家常餅,來觸發積淀于心中的鄉情,使人感到情真意切,樸實而貼近生活。歌曲的旋律吸取了京劇和京韻大鼓的音樂素材,賦予了歌曲濃郁、鮮明的地方色彩。
歌曲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包含三個樂句,各句中的節奏都先緊后松,在長音上加入伴奏,這正是戲曲音樂的特點。前兩句的旋律平穩,第三樂句句幅擴展,音調先抑后揚,以五度大跳將旋律推到的長音上,以激動的感情表達了對故土的熱愛。
第二部分速度增快,節奏緊湊,以念白式的音調、節奏,唱出了北京的古跡新貌。在唱到最能勾起鄉情的事物——“四合院”、“家常餅”時,旋律在較低的音區中平穩舒暢,使人感到親切、自然,但尾句在半拍休止后作五度跳進,使對故鄉的熱愛之情噴涌而出。
最后一部分的音樂、歌詞是第一部分的再現,但節奏擴展一倍,酣暢淋漓地表達了對故鄉北京的深情厚愛。
聲樂演唱形式
獨唱:由一人演唱,常用樂器或樂隊伴奏。
齊唱:指兩人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關系同時演唱同一曲調。
輪唱:由兩個以上的聲部演唱同一個曲調,但不是同時開始,而是先后相距若干拍子進入。
重唱:指每個聲部均由一人演唱的多聲部聲樂曲及其演唱形式。按聲部或人數分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
領唱:一唱眾和(齊唱或合唱)的演唱形式。因獨唱部分具有引領眾人歌唱的作用,故稱“領唱”。領唱形式常見于民間的集體勞動歌曲(如號子、秧歌)中。
合唱:指兩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組所擔任的聲部,演唱一樂曲。可分為同聲(純粹是男聲、女聲或童聲)、混聲(男女聲混合)兩類;又根據聲部的多少再分為女聲二部合唱、男聲三部合唱等。最常見者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的混聲四部合唱。合唱常輔以樂器伴奏。純粹由人聲演唱而無樂器伴奏者,稱“無伴奏合唱”。
2.歌曲《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
這首歌曲表達了人民戰士對鄉土的熱愛,更寄寓了對革命先輩的懷念和崇敬。在優美深情的歌聲中,展現了革命戰士繼承革命傳統,為人民守衛國土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