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依法享有財產權、消費者權
依法求償權,指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因人身或財產受到損害可以依法向經營者要求賠償。
情境活動二:(教材p116漫畫材料、p117頁材料)
材料1:漫畫——顧客是上帝
銷售者:東西都挑好了,你敢不要?
想走?沒門!
消費者:……
面對漫畫——顧客是上帝,你想說點什么?
材料2:XX年2月5日,宋某騎著剛買的三輪摩托車載著妻子唐某到縣城買年貨,途中車軸斷裂,連車帶人翻進路旁溝里,宋某當場死亡。3月1日,唐某到縣消協投訴,要求經營放給與賠償。消協組織投訴方與銷售者和生產者調解。經交涉,生產者對唐某一次性賠償死亡者撫恤金、喪葬費、孩子生活費、老人贍養費5.5萬元。
某市楊女士日前在某商場服裝柜特價區花130元買了一件短衫和一條褲子。回家試穿褲子時,發現褲腰太大,于是去商場要求重新換一條,卻遭到拒絕,理由是“特價商品售出概不退換。”
※ 以上案例中消費者的哪些權利受到了侵害?(人身、財產安全權;自主選擇權)
※ 怎樣才能讓人們放心地消費?
友情提示:
在市場競爭中,由于經濟利益的誘因,會使某些經營者拋開職業道德,甚至置法律于不顧,采取不正當手段從事交易,以損害消費者利益,為自己牟取暴利。
漫畫——顧客是上帝,以及教材p117頁的案例異曲同工,是一個極大的諷刺!為什么“受傷”的總是“上帝”?“顧客就是‘上帝’”,經營者本應尊重消費者,在這里作為消費者的上帝淪為被欺騙、被侵權者,而為上帝服務的生產者、銷售者,卻高高在上肆意侵害上帝應享有的權利。
前一個案例侵犯了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權;后一個案例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怎樣才能讓人們放心地消費呢?那就需要營造一個讓人們放心的消費環境。
2.營造放心消費環境 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情境活動三:看視頻、看漫畫,感悟、探討、交流
材料1:
關于安徽阜陽假奶粉案的視頻報道:視頻資料
材料2:教材p118頁漫畫材料
上述視頻材料和漫畫并非夸張,對此我們想說: 。
友情提示:
以上這些行為都是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生產者、銷售者應該依法規范自己的生產、經營行為,為消費者營造一個放心的消費環境,讓上帝真正享受到上帝的待遇。
怎樣才能營造一個放心的消費環境呢?
(1)營造放心消費環境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教師講述:
營造放心消費環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消費活動中的生產者、銷售者合消費者,都要按照誠實守信原則參與消費活動,依法規范自己的經濟行為。
閱讀教材,想一想:
生產者、銷售者合消費者在經濟活動中共同遵循的原則是什么?(誠實守信原則)
(2)生產者、銷售者合消費者都要依法規范自己的經濟行為
教師講述:
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都是消費活動的參與者,都要按照誠實守信的原則參與消費活動,依法規范自己的經濟行為。
生產者是消費活動最主要的參與者,產品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切身利益;銷售者是連接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橋梁與紐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參與者;消費者是消費活動的參與者。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在經濟活動中分別應如何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