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依法享有財產權、消費者權
材料3:武漢一16歲的在校高中生胡登煌憑借3項發明專利,成為一家注冊資本200萬元的企業的股東。他是武漢地區“學生股東”第一人。他發明的“無壓痕眼鏡架”在寧波市投產。他的另兩項專利“世界筷子”“自潔水龍頭”也進入生產進程。前者在一雙筷子上加三個套環,以固定筷子,讓外國人也能熟練地使用;后者在傳統水龍頭把柄上鉆4個孔,一開水龍頭,把柄便溢水自潔。
3項發明吸引了浙江知名企業寧波天安集團,該集團3個月前投資200萬元成立“天之煌公司”予以開發,胡登煌憑專利技術擁有公司股份10%。
胡登煌的家人說,胡登煌自幼愛好發明,去年3月至今已申請10項專利。
閱讀以上材料,想一想:
①結合上述材料說說智力成果有什么價值?(智力成果具有經濟價值,是一筆無形的財富)
②什么是智力成果?什么是智力成果權?
教師講述:
智力成果具有經濟價值,是一筆無形的財富。那么什么是智力成果呢?
板書: 科學技術成就
智力成果(就是腦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表現為) 發明創造
文學藝術作品
相關鏈接(教材p113頁):
智力成果權也叫知識產權,是對自己創造性的智力活動成果依法享有的權利。在我國,智力成果權主要包括著作權、專利權、發明權、發現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
課題中的無形財產主要是指知識產權,包括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等
商標權
無形財產(知識產權) 著作權
專利權
③我國有關法律對公民的智力成果權是怎樣規定的?
教師講述:
我國憲法第47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這既是對智力成果的法律保護,也為制定保護智力成果權的其它法律法規提供了法律依據。
我國保護智力成果權都有哪些法律法規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