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依法享有財產權、消費者權
維護智力成果權方面的重要法律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詳見教材p113頁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情境活動二:(見教材p113頁材料)閱讀漫畫,回答問題:
議一議:初中學生的作品有沒有著作權?
(2)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同樣受法律保護
我國法律規定,平等地保護每一個公民的智力成果。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對有特殊天賦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國家、社會、家庭和學校應當為他們的健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由此可見,我們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同樣受到法律的保護。
談一談:
※ 自己身邊有沒有侵犯未成年人智力成果的行為?
※ 網絡下載、臨摹名家書畫室侵犯他人智力成果權的行為嗎?
※ 學校應當為青少年獲取智力成果創設哪些有利條件?
教師講述:
網絡下載、臨摹名家書畫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明確規定不讓下載的,下載后就構成侵權;臨摹名家書畫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不屬于侵權行為,若有其他動機而又沒有征得名家本人同意,則是侵權行為。
現在我們已經明確了,我們每個人都享有智力成果權,而且為了保護我們的智力成果權,國家先后通過立法來保護智力成果所有人的權利。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應該怎么來維護和保護智力成果權呢?
2、依法保護智力成果權
情境活動三:(見教材p114頁材料)
材料:江輝是某中學初二(3)班的學生,別看年齡小,電腦知識可豐富了。她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并且為了進一步充實自己個人網站的內容,她把本版同學的優秀作文全部上網公布,網民可以隨意瀏覽。
你說我說:
汪輝的做法對嗎?
假如自己的作文被汪輝在網上公開了,你會怎么想、怎么辦?
教師講述:
社會的發展要求我們應不斷加深對保護智力成果權的認識,努力增強保護智力成果權的法律意識。當自己的智力成果權受到侵害時,要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我們中學生要從我做起,積極參與社會對智力成果權的保護活動,尊重他人智力成果,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我們該怎樣保護自己的智力成果呢?(保護智力成果權有哪些方法呢?)
相關鏈接:
智力成果權,所有人保護自己智力成果的方式主要有:
申請專利;注冊商標;版權登記。
通過民事法律手段保護智力成果的方式主要有:
停止侵害活動;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經濟損失。
情境活動三:(見教材p114頁材料)
案例分析:
材料1:我國一名著名的漫畫家,從20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80年代,創作了一格大腦袋、圓鼻子、頭上長著三根頭發的小男孩形象,這一形象用于多種漫畫集中。另外一名畫集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擅自在其繪畫中使用了“三毛”形象的作品并編輯成冊出版發行,引起了該著作權繼承人的不滿,遂起訴至法院。 法院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判令出版社停止出版、發行和銷售該畫冊,為銷售的予以小惠,賠償原告經濟損失3000元,收繳侵權人所得稿酬5000元。
材料2:1994年春,13歲的中學生小峰自創一首歌詞,參加當年的“全國少兒歌詞征集活動”。這首歌詞由于新穎、富有情感而被評為特別獎。然而,小峰并為接到獲獎通知書。經過調查發現,是復評中某小學教師李某和他的學生張某做了手腳。小峰于1996年10月八一至訴狀交到人民法院,狀告李某和張某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權。1997年8月10日,人民法院審結此案,小峰獲得了17000元賠償。